大肠腑方·大肠虚实第二
(脉二条 方二首 灸法七首)
大肠实热
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阳实者,手阳明经也。病苦肠满善喘咳,面赤身热,喉咽中如核状,名曰大肠实热也。
生姜泄肠汤
治大肠实热,腹胀不通。口为生疮者方。
生姜 橘皮 青竹茹 白术 黄芩 栀子仁(各三两) 桂心(一两) 茯苓 芒硝(各二两) 地黄(十两) 大枣(十四枚)
上十一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下芒硝,分二服。
治肠中胪胀不消方∶
灸大肠俞四十九壮。
大肠有热,肠鸣腹满挟脐痛,食不化,喘不能久立,巨虚上廉主之。
大肠虚冷
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阳虚者,手阳明经也。病苦胸中喘,肠鸣虚渴,唇干目急,善惊泄白,名曰大肠虚冷也。
黄连补汤
治大肠虚冷,痢下青白,肠中雷鸣相逐方。
黄连(四两) 茯苓 川芎(各三两) 地榆(五两) 酸石榴皮(五片) 伏龙肝(鸡子大一枚)
治肠中雷鸣相逐痢下方∶
灸承满五十壮。穴在挟巨阙相去五寸,巨阙在心下一寸。灸之者挟巨阙两边各二寸半。
治肠中常鸣,时上冲心方∶
灸脐中。
食饮不下,腹中雷鸣,大便不节,小便赤黄,阳纲主之。
腹胀肠鸣,气上冲胸不能久立,腹中痛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泄,当脐而痛,肠胃间游气切痛,食不化,不嗜食,身肿挟脐急,天枢主之。
肠鸣而痛,温溜主之。
- 推荐作品:
- 集
- 十三经
- 尚书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白虎通义
- 三国志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元史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儒家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六韬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家
- 天工开物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西游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绿野仙踪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南游记
- 杨家将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独异志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列子
- 云笈七签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牡丹亭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