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腑方·反胃第四
(脉二首 方十三首 灸法三首)
寸紧尺涩,其人胸满不能食而吐。吐止者为下之,故不能食。设言未止者,此为胃反,故尺为之微涩。
趺阳脉浮而涩,浮即为虚,涩即伤脾,脾伤即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为胃反。趺阳脉紧而涩,其病难治。
治胃虚反食下喉便吐方∶
人参(一两) 泽泻 甘草 桂心(各二两) 橘皮 干姜(各三两) 茯苓(四两) 竹茹(五两)
上九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一服七合。日三夜一,已利者去大黄。
治胃反吐逆不消,食吐不止方∶
人参 桂心 泽泻(各二两) 茯苓(四两) 橘皮 甘草 黄 (各三两) 大黄(一两半)生姜(八两) 半夏(一升) 麦冬(三升)
上十一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二合,一服八合,日三夜一。羸人六合。已利去大黄。
治反胃而渴方∶
茯苓 泽泻 半夏(各四两) 桂心 甘草(各二两)
上五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一方入生姜四两。
治胃反朝食暮吐,食讫腹中刺痛,此由久冷方∶
橘皮(三两) 甘草 浓朴 茯苓 桂心 细辛 杏仁 竹皮(各二两) 槟榔(十枚)
前胡(八两) 人参(一两) 生姜(五两)
上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三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一方有甘皮二两。
又方 橘皮(三两) 人参 白术(各二两) 桂心(一两) 川椒(一百二十枚) 薤白(一握?
上六味 咀,以水二升渍一宿,纳羊肚中缝合,以三升水煮,水尽出之,决破去滓,分三服。
又反胃大验方∶
前胡 生姜(各四两) 橘皮(三两) 阿胶(一两) 大麻仁(五合) 桂心(三寸)甘草(五寸) 吴茱萸(四合) 大枣(十枚)
上九味 咀,以水三升,酒二升,煮取一升七合,分三服。
华佗治胃反为病,朝食暮吐,心下坚如杯升,往来寒热,吐逆不下食,此为关上寒所作,将成肺痿,治之之方∶
真珠 丹砂 雄黄(各三两) 朴硝(五两) 干姜(十累)
上五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三丸。若小烦者,饮水自解,然无所忌。神良无比。(一方用桂心一两。
治胃反食即吐方∶
捣粟米作面,水和作丸楮子大七枚,烂煮,纳醋中,细细吞之,即下便已。面亦得用之
大半夏汤
治胃反不受食,食已即呕吐方。
半夏(三升) 白术 白蜜(各一升) 人参(二两) 生姜(三两)
上五味 咀,用水五升,和蜜扬之二三百下,煮取一升半,分三服。
治胃反食即吐出,上气方∶
芦根 茅根(各二两,切细)
上二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顿服之。得下,良。
又方 饮白马尿即止。
又方 烧鸡 灰,酒服。男雄女雌。
又方 淘小芥子曝干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灸法
灸两乳下各一寸,以瘥为度。
又脐上一寸,灸二十壮。
又灸内踝下三趾稍斜向前有穴三壮(《外台秘要》云∶三趾作一趾也)。
治醋咽方∶
曲末(一斤) 地黄(三斤)
上二味合捣日干,酒服三方寸匕,日三。
治噫醋咽方∶
吴茱萸(半斤) 生姜(三两) 人参(二两) 大枣(十二枚)
上四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先食服一升,日再。
治中散
食后吐酸水方。
干姜 食茱萸(各二两)
上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二。胃冷服之验。
- 推荐作品:
- 子
- 集
- 十三经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大戴礼记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说苑
- 春秋繁露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膑兵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农家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茶经
- 随园食单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笑林广记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夷坚志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