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方·脉极第四
(论一首 方一首 灸法二首)
论曰∶凡脉极者主心也。心应脉,脉与心合。心有病从脉起。又曰∶以夏遇病为脉痹,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则饮食不为肌肤,咳脱血色白不泽,其脉空虚,口唇见赤色。凡脉气衰,血焦发堕,以夏丙丁日得之于伤风,损脉为心风。心风之状,多汗恶风。若脉气实则热,热则伤心,使人好怒,口为赤色,甚则言语不快,血脱色干燥不泽,饮食不为肌肤。若脉气虚则寒,寒则咳,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哽,甚则咽肿喉痹。故曰,心风虚实候也。
生地黄煎
治脉热极则血色脱色白干燥不泽,饮食不为肌肤,消热止极强胃气方。
生地黄汁 生麦门冬 赤蜜(各一升) 心(一作豉) 远志(各二升) 人参 白术 茯苓 芍药 干地黄(各三两) 甘草(二两) 石膏(六两) 生葳蕤(四两)
上十三味,十一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二升七合,去滓,下地黄汁及蜜,更煎取三升半,分四服。
灸法
胸中痛引腰背心下呕逆面无滋润,灸上门,随年壮,穴在挟巨阙两边相去各半寸(一云一寸)。颜色焦枯,劳气失精,肩臂痛不得上头,灸肩 百壮,穴在肩外头近后,以手按之有解宛宛中。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岭外代答
- 政书
- 史通
- 儒家
- 荀子
- 小窗幽记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将苑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练兵实纪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慎子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扁鹊心书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独异志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列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