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北方王门学案·文简穆玄菴先生孔晖
前言
北方之为王氏学者独少,穆玄菴既无问答,而王道字纯甫者,受业阳明之门,阳明言其“自以为是,无求益之心”,其后趋向果异,不可列之王门。非二孟嗣响,即有贤者,亦不过迹象闻见之学,而自得者鲜矣。
文简穆玄菴先生孔晖
穆孔晖字伯潜,号玄菴,山东堂邑人。弘治乙丑进士。由庶吉士除简讨,为刘瑾所恶,调南京礼部主事。瑾败,复官。历司业、侍讲、春坊庶子、学士、太常寺卿。嘉靖己亥八月卒,年六十一。赠礼部右侍郎,谥文简。
阳明主试山东,取先生为第一。初习古文词,已而潜心理学。其论学云:“古人穷理尽性以至於命,今於性命之原,习其读而未始自得之也。顾谓有见,安知非汩虑於俗思耶?”又云:“鑑照妍媸,而妍媸不着於鑑,心应事物,而事物不着於心,自来自去,随应随寂,如鸟过空,空体弗碍。”又云:“性中无分,别想何佛何老。”临卒时,有“到此方为了事人”之偈。盖先生学阳明而流於禅,未尝经师门之煆炼,故《阳明集》中未有问答。乃黄泰泉遂谓:“虽阳明所取士,未尝宗其说而菲薄宋儒。”既冤先生,而阳明岂菲薄宋儒者?且冤阳明矣。一言以为不知,此之谓也。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十三经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史记
- 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陈书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杂史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史通
- 儒家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术数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园冶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尚书正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白牡丹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无量寿经
- 中说
- 知言
- 僧宝传
- 老子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日知录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