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八·蒋德璟入相
蒋德璟入相
六月,以蒋德璟、黄景昉、吴甡入阁办事,旦谕责吏部会推大典,自当矢公矢慎,今称诩徇情,如房可壮、张三谟、宋玫并与推举,岂大臣之道。
召廷臣于中左门赐馔,上青袍,太子、定王、永王,绯衣侍。上诘吏部尚书李伯宣曰:朕屡谕诸臣,有“宁背君父,不背私交;宁隳职业,不破情面”两语。昨枚卜犹滥举如此,况其他乎?日宣奏辨。上又责吏科都给事章正宸、河南道御史张煊,阁臣力为救解,不听。明日下日宣等六人于理。日宣等戍边。可壮等削籍。初,太学士陈演所亲廖惟一为试御史;及考核托房可壮为之地,不纳,张煊又加厉焉,遂外调,演憾之,适上游西苑,演从,遂密奏枚卜大典,皆二人所主持。上怒,故有是谴。
吴履中论二失
六月,御史吴履中,上言:误用温体仁、杨嗣昌为二失。又曰:内治缺而后戎马生,民生促而后盗贼起。今者敌起于外,而政治愈棼;寇起于内,而赋敛愈急;欲无生乱得乎?
黄道周复官
壬午八月,召还黄道周,仍任少詹事。先是,道周在狱,人谓必不可救。时,周延儒承上眷最深,凡上怒莫能回,延儒以微词解之。至是,上偶言及岳飞事,叹曰:安得将如岳飞者而用之。延儒曰:岳飞自是名将,然其破金人事,史或多溢词;即如黄道周之为人,传之史册,不免曰,其不用也,天下惜之。上默然。甫还宫,即传旨复官。
东崖黄景昉云:上谕黄某清操力学,尚堪策励,特准赦罪还职。旨下,中外感泣。是役缘周公于讲筵平章他疏,驯及公,余与同里蒋公同赞其说。顾初冀得脱戍籍幸矣,竟复原官,出望表。本圣主干断,度越百王之举,而天下亦以是差亮宜兴。马公疏谢称病,兼为解、叶二公祈免,以癸未春抵家。
附记:初逆奄薰炽,道周作诗曰:岂有不平事,但存未坏身。只言天下合,孤影鬼神亲。世道余青史,春风足故人。无多谈往迹,愚叟旧西邻。观此诗颇与公之行藏相合。
诛陈新甲
九月,诛兵部尚书陈新甲,以边疆多失也。周延儒为营解曰:国法大司马兵不临城不诛。上曰:他边疆即勿论,僇辱我亲藩七,不甚于薄城乎?不听。
召王应熊
十一月,召大学士王应熊入朝,已而陛见请老,许之。赐金带还。先是,周延儒知已渐有异议,故荐以自代。资为援也。已而上知其非,故赐还。
刘宗周言六事
八月,进刘宗周左都御史。十一月,宗周上言六事。一建道揆:京师首善,请立书院,以昭圣明,致治之本。二贞法守:请立焚锦衣一切刑具狱词,专听法司。三崇国体:大臣自三品而上,犯罪者宜令九卿详会,乃付司寇。司寇议辟,乃得收系。此于僇辱之中,不忘礼遇之意。四清伏奸:凡匿名文书,请一切立毁。五惩官邪:京师士大夫,与外官交际,愈多愈巧,臣必风闻弹劾之。六饬吏治:吏治之败,无如催科火耗,词讼赎锾,已复为长例矣。至于营升谢荐,巡方御史尤甚,请以风宪受赃之律,为回道考察之第一义。上是之。
闰十一月,下礼科给事姜采于理。时有匿名书二十四气之说,隐诋朝士,采上言诽语腾谤,必大奸臣憝,恶言官而思中之,谓不重其罪,不能激皇上之怒,箝言官之口,后将争效寒蝉,壅塞天听,谁为皇上言之哉!上怒,立置狱。
刘宗周削籍(附熊开元)
闰十一月,召廷臣于中左门,问用督抚之宜。刘宗周对曰:使贪使诈,此最误事,为督抚者,须先极廉。上曰:亦须论才。又问御敌,御史杨若桥举西洋人汤若望习火器。宗周曰:唐宋以前,并无火器,自有火器,辄依为重,误专在此。上色不怿曰:火器终为中国长技,命宗周退。时,姜垓、熊开元俱系狱。宗周又请释之。曰:厂卫不可轻信,是朝廷有私刑也。上遽怒,仰视屋梁曰:厂卫俱是朝延,何公何私。宗周抗论不屈。都御史金光宸言宗周无他意,上益怒。宗周免冠谢。始命退。既而姜垓、熊开元廷杖,刘宗周削籍,金光宸降调,廷臣疏救不听。
熊开元,号鱼山,楚之嘉鱼人。天启乙丑进士。令吴江,有廉声,为给事中,疏止监视太监王应期出关,降行人司,又劾周延儒专权误国,上震怒关革职,下狱,廷杖八十,遣戍遐方。今祝发灵岩。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诗经
- 周礼
- 仪礼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正史
- 汉书
- 后汉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周书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五代新说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东京梦华录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帝范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邓析子
- 医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难经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杂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墨子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困学纪闻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隋唐演义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知言
- 僧宝传
- 庄子
- 阴符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词源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