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倪元璐疏三案
元璐,号鸿宝,浙江上虞人。天启二年进士,授庶吉士,历侍读学士。时阁臣魏广微媚魏忠贤,欲掩释杨琏二十四大罪疏,纂三朝要典,以梃击、红丸、移宫三案成书。元璐疏:公议自存,私书当毁。上之。四月疏曰:臣观梃击、红丸、移宫三案,哄于清流,而三朝要典,成于逆竖。其议不可不兼行,而其书不可不速毁。何也。盖主梃击者,力护东宫;争梃击者,计安神祖。主红丸者,仗义之言;争红丸者,原心之论。主移宫者,弭变于几先;争移宫者,持平于事后。六者各有其是,未可偏非。此一局也。既而杨涟二十四罪之疏出,魏广微此辈门户之说兴,于是逆珰杀人,则借三案,群小求富贵,则又借三案,而三案之面目全非。故凡推慈归孝于先皇,犹夫颂德称功于义父,又一局也。网巳密而犹疑有遣鳞,势极重而或忧其翻局。于是崔、魏两奸乃始创立私编标题要典,以之批根今日,则众正之党碑,以之免死他年。即上公之铁券,又一局也。由此而观,三案者,天下之公议;要典者,魏氏之私书。三案自三案,要典自要典,翻即纷嚣,改亦多事。惟有毁之而已。上从之,诏毁三朝要典。
附记:华琪芳,字方侯,号末齎,无锡人。天启乙丑会元。廷试第二人。思庙立,罢归,每叹曰:吾不纂修三朝要典,今相矣,盖自悔也。吁!失足一时,遗恨千古,可不慎欤。
- 推荐作品:
- 子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孟子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史记
- 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金史
- 辽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载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史通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国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六韬
- 将苑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医家
- 农家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葬书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术
- 谱录
- 茶经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世说新语
- 聊斋志异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无量寿经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道家
- 列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刘子
- 总集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