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党还醇良乡殉难
党还醇,字子真,陕西三原人。天启乙丑进士,己巳令良乡,十二月,北兵薄城,属兵坚守力竭援绝,遂死之。兵退得其尸于草中,身被数创,赤身面缚,怒气勃勃如生。方赴选时,送座师侯恪出都门,恪曰:但愿诸君子为好人,不愿诸君子为好官。还醇当讽诵不辍云。事闻,赠太仆寺卿谥忠节,荫一子入监。时有保定推官李献明,奉命查蓟密军饷,抵遵化,大兵至。不肯他适,城陷而死,赠光禄少卿。又有保定饷司何天球、永平知府张凤奇、推官罗成功、滦州知州杨燫、香河知县任光裕、遵化知县徐泽、良乡典史史之谏、教谕安上逵、训导李廷表、驿丞杨其礼、三屯纯兵朱国彦,俱先后死。
己巳之役,大兵所向,有兵未至而城先空者,良乡,滦州、香河、固安、张湾也。有城先空而兵不入者霸州、三屯也。有先降数日而兵始至者,玉田、迁安也。有兵将先降而守臣不知者,遵化、永平也。有虚张声势而兵不敢犯者,昌平、涿州也。有受降旗,兵过而不取者,顺义也。有兵留而不攻,迹在若守若顺之间者,房山也。有兵至而顺,兵去而守,以援兵至而免者,乐亭、抚宁也。总由人心不固至此,向使各城尽如宝抵令史应聘之上下一心,永清令王象云之有备无患,昌黎令左应选之男妇皆兵,开平举人之请兵捐饷,何至一朝同归于尽?内如固安令刘伸,守而不能守,所欠一死。良乡、香河、遵化三令,永平守,及推官滦州守,与夫三屯总镇各官之死,皆不愧其官。而保定司理李献明,一死尤烈。永平道郑国昌之死,与巡抚王元雅等,失地丧师,不可语于殉难之列。其最劣者,则卢龙、迁安两令,余若蓟州、通州、三河、丰润,官虽能守,亦将士得力居多。时巡方董邃初,见漷县斗大空城,而县令沈域举动安详,问曰:情景若此,贵县何恃而不恐,沈域从容拱手曰:以身殉之,邃初为改容以谢,幸免焉。
- 推荐作品:
- 经
- 十三经
- 礼记
- 周礼
- 论语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明史
- 清史稿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北史
- 陈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贞观政要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荀子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氾胜之书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滴天髓阐微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谱录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世说新语
- 红楼梦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镜花缘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岭表录异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道家
- 老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日知录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牡丹亭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