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娄章句下·第三十节
公都子曰:“匡章,通国皆称不孝焉。夫子与之游,又从而礼貌之,敢问何也?”
公都子说:“匡章这个人,全国的人都说他不孝。先生却跟他交游,且对他礼貌有加,冒味地问这是为什么?”
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章子有一于是乎?
孟子说:“社会上所说的不孝有五种情况:四体不勤,不赡养父母的,是一种不孝。喜欢赌博酗酒,不管赡养父母的,这是第二种不孝。贪财,偏爱妻子儿女,不管赡养父母的,这是第三种不孝。放纵声色欲望,使父母蒙羞的,这是第四种不孝。逞能斗狠,连累父母的,这是第五种不孝。匡章有这其中的哪一种行为呢?
夫章子,子父责善而不相遇也。责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责善,贼恩之大者。
匡章不过是因为父子之间相互以善相责而导致关系恶化。以善相责,本是交友之道;父子间以善相责,是最容易伤害感情。
夫章子,岂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属哉?为得罪于父,不得近。出妻,屏子,终身不养焉。其设心以为不若是,是则罪之大者,是则章子已矣。”
匡章难道不想有夫妻父子之间的感情吗?只因得罪了父亲,被疏远而不能亲近;才抛弃妻子儿女,终身不受他们的奉养。他在心里这样设想,如果不这样做,那不孝之罪就会更大,这就是匡章的真实情况。”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匡谬正俗
- 史记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辽史
- 陈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地理
- 蛮书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菜根谭
- 荀子
- 弟子规
- 国语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将苑
- 太白阴经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家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葬书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谱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金楼子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杨家将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唐摭言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中说
- 僧伽吒经
- 道家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文子
- 亢仓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