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边帅门
广西经略安抚使
汉帅府在交州,唐在广州。天宝中,岭南桂、容、邕、交与广,咸属桂州采访。昭宗始升桂管为节度。本朝皇佑中,侬智高平,诏狄青分广西邕、宜、融为三路,用武臣充知州,兼本路安抚都监,而置经略安抚使于桂州,选两制以上官为知州,兼领使事。于是八桂遂为西路雄府矣。厥后罢邕、宜、融为郡,宣、融州守臣兼本路兵马都监,邕守兼本路安抚都监。沿边守臣,并带溪峒都巡检使,尽隶于经略安抚使。帅府既内兼西南数十州之重,外镇夷蛮几数百族,事权不得不重矣。广西诸郡,凡有边事,不申宪、漕,惟申经略司,此昔日陕西制也。
琼州兼广西路安抚都监
汉武帝斩南越,遣使自徐闻渡海略地,置珠崖、儋耳二郡。今雷州徐闻县递角场,直对琼管,一帆济海,半日可到,即其所由之道也。元帝时以海道闭绝,弃之。梁复置崖州。隋时领县十。是时海南止一州耳。唐贞观五年置琼州,今琼管靖海军节度是也。武德五年置儋州,今昌化军。龙朔二年置万安州,今万安军。武德五年置振州,后改曰崖州,今吉阳军。四州军乃海上一洲耳。中有黎母大山,四州军环处其四隅,地方千里,路如连环。欲历其地,非一月不可遍。琼管再渡海至吉阳,所谓“再涉鲸波”者也。夫广西去朝廷固远矣,海外州军又加远焉,不得不置小帅以临之。琼守权,能摘发四州军官吏。今兼本路安抚都监、提辖海外逐州军公事,良以此也。
邕州兼广西路安抚都监
自唐分天下为十道,二广不分东西。天宝中始置邕州经略使,懿宗始升邕管为西道节度使。本朝皇佑中侬智高平,诏狄青分广、邕、宜、融为三路,守臣兼本路兵马都监,而置经略安抚使于桂州以统之。今邕守兼本路安抚都监,州为建武军节度。有左、右两江。左江在其南,外抵安南国;右江在西南,外抵六诏、诸蛮。两江之间,管羁縻州峒六十余,用为内地藩,而内宿全将五千人以镇之。凡安南国及六诏、诸蛮有疆场之事,必由邕以达;而经略安抚之谘询边事,亦惟邕是赖。朝廷南方马政,专在邕。边方珍异,多聚邕矣。
宜州兼广西路兵马都监
广西控扼夷蛮,邕屯全将,宜屯半将。本朝皇佑间,分宜州为一路,帅所统多夷州,后罢为郡。今守臣犹兼广西都监,为庆远军节度。宜之西境,有南丹州、安化三州一镇,又有抚水、五峒、龙河、茅滩、荔波等蛮及陆家砦。其外有龙、罗、方、石、张五姓,谓之浅蛮。又有西南韦蕃及苏绮、罗坐、夜回按桂海虞衡志作“面”。、计利、流求,谓之生蛮。其外又有罗殿、毗那大蛮。皆有径路,直抵宜城。宜之境上,旧有观、溪、驯、叙四州,乃昔之边也。权力弱,不足以为边,绍兴四年,罢为寨。今宜有高峰、带溪、北遐、思立、镇宁五寨是也。高峰一寨,古之观州,正抵南丹。其或犯边,高峰则其咽喉。宜之府库,月支南丹、安化诸峒钱米盐料有差。
融州兼广西路兵马都监
大观初,置融州为黔南经略使。所管皆夷州。帅府地狭,割柳之柳城、宜之天河、桂之古县以益之。厥后罢融为郡,三县复仍其旧。至今黔南帅司官属朱记,在静江府军资库。融州城下江即牂牁江也。江之上流,与王江合。王江之间,群猺居之。又其上流,群蛮居之。猺即五陵溪之别也。蛮则诸葛亮所征,汉武帝所开者也。在融则外置列寨以备之。融守兼广西都监为清远军节度。每岁圣节,蛮酋赴宴颇多,旧日帅府规模,尚可睹矣。
钦廉溪峒都巡检使
钦、廉皆号极边,去安南境不相远。异时安南舟楫多至廉,后为溺舟,乃更来钦。令廉州不管溪峒,犹带溪峒职事者,盖为安南备尔。廉之西,钦也。钦之西,安南也。交人之来,率用小舟。既出港,遵崖而行,不半里即入钦港。正使至廉,必越钦港。乱流之际,风涛多恶。交人之至钦也,自其境永安州,朝发暮到。钦于港口置抵桌寨以谁何之,近境有木龙渡以节之,沿海巡检一司,迎且送之,此其备诸海道者也。若乃陆境,则有七峒,于如昔峒置戍,以固吾圉。
- 推荐作品:
- 子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仪礼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正史
- 三国志
- 汉书
- 宋史
- 旧唐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辽史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春秋繁露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山海经
- 西游记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子不语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小八义
- 海国春秋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知言
- 道家
- 庄子
- 抱朴子
- 太玄经
- 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