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观其言宇宙有大关合,气运为主。又言地运有推移,而天气从之。创立三元三运之说,把天地之运结合起来,再辅以河洛八卦,使阴宅风水学说的适用性更为广阔。此书上卷论形气,主于山川形势,辨龙辨穴。认为大地无形则看气概,小地无势则看精神。水成形,山上止,水成形,水中止。龙为地气,水为天气。下卷论理气,主于天星势例,生克吉凶。
全书主元运之说,认为宇宙有大关合,决定于气运。地运有推移,天气从之。天运有转旋,地气应之。甲子六十年为一元,配以洛书九宫,凡历上中下三元为一周,更历三周五百四十年为一运。每元六十年为大运,每二十年为小运。以这个理论卜地气之旺相吉凶,如上元甲子一白司运,则《坎》得旺气,《震》《巽》得生气,《乾》《兑》得退气,《离》得死气,《坎》《艮》得鬼气。据考证,元运说创自明初宁波目讲僧,推演于皇极经世。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诗经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易经
- 易传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史通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春秋繁露
- 帝范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慎子
- 扬子法言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洗冤集录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术数
- 滴天髓阐微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杂家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狄公案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释家
- 无量寿经
- 中说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