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道德经》的总字数因为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马王堆帛书,甲本为5344字,乙本为5342字;今本,河上公《道德经章句》为5201字,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为5162字,傅奕《道德经古本》为5450字。
现代《道德经》通行本,是以王弼所注,字数为5162字。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诗经
- 左传
- 礼记
- 仪礼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南史
- 辽史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历代兵制
- 管子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书目答问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论衡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三国演义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鬼神传
- 狄公案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僧宝传
- 庄子
- 列子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幽梦影
- 日知录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