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经·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古时候在修道方面有造诣的人,微妙通达,深刻玄远,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为深不可识,所以只能勉强地描述一些他的外在形象:他的小心谨慎啊,就像冬天赤脚涉水过河时那样逡巡不前;他的警觉戒备啊,就好像居于强邻的包围之中,不得不时时警惕万分;他的拘谨严肃啊,就像在做客一样;他的融合可亲啊,就好像正在消融的冰;他的醇厚质朴啊,就像没有雕琢过的原木;他的旷远豁达啊,就像空旷的山谷一样;他的浑厚宽容啊,就像浑浊的江河大流一样。谁能使浑浊安静下来,慢慢澄清?谁能使安静变动起来,慢慢显出生机?保持这个“道”的人不会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遮蔽自己而达到新的境界。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十三经
- 尚书
- 左传
- 论语
- 孟子
- 易经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三国志
- 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宋书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陈书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东观奏记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洛阳伽蓝记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中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六韬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扬子法言
- 医家
- 齐民要术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夷坚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庄子
- 抱朴子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总集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