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万物作焉而不辞 一作:万物作焉而不为始)
天下的人都能认清美好的事物,就显露出丑来了。都能认清善良的事物,就显露出恶来了。因为事物都是互相对立而出现的,所以有和无由互相对立而诞生,难和易由互相对立而形成,长和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高和下由互相对立而存在,音和声由互相对立而和谐,前和后由互相对立而出现。这是永远不变的——恒。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拒绝他们,生养了万物而不占有,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是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才不会泯灭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汉书
- 后汉书
- 宋史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南史
- 辽史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荀子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邓析子
- 医家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渊海子平
- 天玉经
- 艺术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茶经
- 随园食单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古今谭概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词源
- 词曲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