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简介
《孔子家语》一书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凡二十七卷,孔子门人所撰,其书早佚。唐颜师古注《汉书》时,曾指出二十七卷本非今所有家语。颜师古所云今本,乃三国时魏王肃收集并撰写的十卷本,王肃,东海郯人,曾遍注儒家经典,是郑玄之后著名的经学大师。他主张微言大意,综合治经,反对郑玄不谈内容的文字训诂学派。王肃杂取秦汉诸书所载孔子遗文逸事,又取《论语》《左传》《国语》《荀子》《小戴礼》《大戴礼》《礼记》《说苑》等书中关于婚姻、,丧葬、郊禘、庙祧等制度与郑玄所论之不同处,综合成篇,借孔子之名加以阐发,假托古人以自重,用来驳难郑学。
对《孔子家语》,历来颇多争议。宋王柏《家语考》、清姚际恒《古今伪书考》、范家相《家语证伪》、孙志祖《家语疏证》均认为是伪书。宋朱熹《朱子语录》、清陈士珂和钱馥的《孔子家语疏证》序跋,黄震《黄氏日抄》等则持有异议。然而一千多年来,该书广为流传,《四库全书总目》曾精辟论述说:其书流传已久,且遗文轶事,往往多见于其中。故自唐以来,知其伪而不能废也。晚近以来,学界疑古之风盛行,《家语》乃王肃伪作的观点几成定论。
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西汉墓出土的竹简《儒家者言》,内容与今本《家语》相近。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墓也出土了篇题与《儒家者言》相应的简牍,内容同样和《家语》有关。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今本《孔子家语》并非伪书,更不能直接说成是王肃所撰著,确系孟子以前遗物。应当承认它在有关孔子和孔门弟子及古代儒家思想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孔子家语》较好的版本有《四部丛刊》影印明黄鲁曾覆宋本。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文昌孝经
- 正史
- 汉书
- 后汉书
- 晋书
- 旧唐书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齐书
- 陈书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通典
- 三字经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帝范
- 中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农家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奇经八脉考
- 饮膳正要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南游记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老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刘子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