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一 灵枢·五禁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有五禁,何谓五禁?
黄帝问岐伯道:我听说针刺治疗时有五禁,什么叫五禁呢?
岐伯曰:禁其不可刺也。
岐伯回答说:五禁就是指凡是到禁日,对某些部位应避免针刺。
黄帝曰:余闻刺有五夺。
黄帝说:我听说针刺的禁忌有五夺。
岐伯曰:无泻其不可夺者也。
岐伯说:五夺是指在气血衰弱,元气大伤时不能用泻法针刺,以免更伤元气。
黄帝曰:余闻刺有五过。
黄帝说:我听说针刺的禁忌还有叫五过的。
岐伯曰:补泻无过其度。
岐伯说:五过就是指针刺补泻不要超过其常度,超常则为过。
黄帝曰:余闻刺有五逆。
黄帝说:我听说针刺应避免五逆。
岐伯曰:病与脉相逆,命曰五逆。
岐伯说:病状与脉象相反的五种情况,叫做五逆。
黄帝曰:余闻刺有九宜。
黄帝说:我听说针刺有九宜。
岐伯曰:明知九针之论,是谓九宜。
岐伯说:清楚地了解九针的理论并能恰当运用,称为九宜。
黄帝曰:何谓五禁?愿闻其不可刺之时。
黄帝说:什么叫五禁?我想知道那些时日对那些部位不可针刺。
岐伯曰:甲乙日自乘,无刺头,无发矇于耳内。丙丁日自乘,无振埃于肩、喉廉泉。戊己日自乘四季,无刺腹,去爪泻水。庚辛日自乘,无刺关节于股膝。壬癸日自乘,无刺足胫,是谓五禁。
岐伯说:天干应于人身,甲乙应头,所以适到甲日和乙日,不要刺头部,也不要用“发矇”的针法刺耳内(的听宫穴)。丙丁应肩、喉,逢到丙日和丁日,不要用“振埃”法刺肩、喉部的廉泉穴。戊己应手足四肢,每逢戊日和己日,不能刺腹部,不要用“去爪”法泻水。庚辛应于大腿和膝盖,每逢庚日和辛日,不能刺大腿和膝部的关节。壬癸应脚和小腿,每逢壬日和癸日,不能刺脚和小腿的穴位。这就是所说的五禁。
黄帝曰:何谓五夺?
黄帝问:什么叫五夺?
岐伯曰:形肉已夺,是一夺也。大夺血之后,是二夺也。大汗出之后,是三夺也。大泄之后,是四夺也。新产及大血之后,是五夺也。此皆不可泻。
岐伯说:形体肌肉瘦削,是一夺。大失血之后,是二夺。大汗出之后,是三夺。大泄之后,是为四夺。分娩之后流血过多及大量出血之后,是五夺。这五种大虚的病症都是元气大伤,不可再用泻法。
黄帝曰:何谓五逆?
黄帝问:什么叫五逆?
岐伯曰:热病脉静;汗已出,脉盛躁,是一逆也。病泄,脉洪大,是二逆也。着痹不移,?肉破,身热,脉偏绝,是三逆也。淫而夺形、身热,色夭然白,乃后下血衃,血衃笃重,是谓四逆也。寒热夺形,脉坚搏,是谓五逆也。
岐伯说:热性病,脉应洪大而反见沉静;在出汗之后,脉应安静,而反见躁动的,是逆证之一。患泻下病,脉应沉静,而反见洪大之脉,是逆证之二。患痹病而长时不愈,肘、膝等处高起的肌肉破溃,身体发热,而脉搏出现偏绝(一手或两手难以摸到),是逆证之三。房事不节,致使形体消瘦,发热,面色苍白而枯晦不泽,或见大便下紫血块更加重了病情的,是为逆证之四。人有久发寒热,形体消瘦,脉见坚硬搏指的,是逆证之五。
- 推荐作品:
- 经
- 礼记
- 尔雅
- 公羊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史记
- 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杂史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法家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家
- 难经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医学源流论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茶经
- 随园食单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避暑录话
- 类书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西厢记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东游记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何典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神仙传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