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素问·异法方宜论
黄帝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
黄帝问道:医生医疗疾病,同病而采取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法,但结果都能痊愈,这是什么道理呢?
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
岐伯回答说:这是因为地理环境不同,而治法各有所宜的缘故。
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所以,东方地区,是太阳初升之地,气候有如春天般温和。是出产鱼和盐的地方,由于地处海滨而接近于水,所以该地方的人们多吃鱼类而喜欢咸味,他们安居在这个地方,以鱼、盐为美食。但由于多吃鱼类,鱼性属火会使人热积于中,而过多的吃盐,咸能走血,又会耗伤血液,所以该地的人们大都皮肤色黑且肌理松疏,该地多发痈肿、疮疡之类的疾病,对其治疗,大都宜用砭石刺法。因此,砭石的治病方法,也是从东方传来的。
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
西方地区,盛产黄金和玉石,遍地沙石,这里是日落的地方,气候有如秋天般收敛引急。该地的人们,依山陵而住,其地多风,水土的性质又属刚强,而他们的生活,穿粗织衣服,睡草席毛毡,但饮食都是鲜美酥酪牛羊肉之类,因此体肥,外邪不容易侵犯他们的身体,他们发病,大都属于内伤类疾病,对其治疗,宜用药物。所以药物疗法,是从西方传来的。
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洌。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
北方地区,自然气候如同冬天的闭藏气象,地形较高。人们依山陵而居住,经常处在风寒凛冽的环境中,该地的人们,喜好游牧生活,四野临时住宿,吃的是牛羊奶酪,因此内脏受寒,易生脾胃胀满的疾病。对其治疗,宜用艾火炙灼(艾灸),所以艾灸的治疗方法,是从北方传来的。
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
南方地区,像自然界万物长养的夏天炎热气候,是阳光最盛的地方。而地势又低下,土地湿润,因此雾露经常聚集,该地的人们,喜欢吃酸类和发酵腐熟的食品,其皮肤腠理致密而带红色,易发生筋脉拘急、麻木不仁等风湿类疾病,对其治疗,宜用微针针刺。所以九针的治病方法,是从南方传来的。
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瘘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故导引按蹻者,亦从中央出也。
中央之地,地形平坦而多潮湿,物产丰富。所以人们的食物种类很多而混杂,生活比较安逸,这里发生的疾病,多是痿厥寒热(即伤寒病),这类病的治疗,宜用导引(气功)、按蹻(按摩)的方法。所以导引、按蹻的治法,是从中央地区推广出去的。
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
从以上情况来看,一个高明的医生,是能够将这许多治病方法综合起来,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应变,灵活运用,使患者得到适宜治疗。所以治法尽管各有不同,而结果是疾病都能痊愈。这是由于医生能够了解病情,并掌握了治疗方法的缘故。
- 推荐作品:
- 子
- 集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孟子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后汉书
- 明史
- 清史稿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周书
- 梁书
- 辽史
- 陈书
- 逸周书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平宋录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庐山记
- 政书
- 史评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帝范
- 潜夫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司马法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何博士备论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谱录
- 书目答问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心经
- 无量寿经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冰鉴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