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小说成功之处,主要是艺术地塑造了韩愈的形象。他汲汲于功名利禄,不仅躬身力行,而且一心要侄儿韩湘走功名富贵道路,跻身高官以后,更加笃行儒家之道,排斥佛老。由于谏迎佛骨,触犯宪宗,险遭极刑,后在林圭、崔群等大臣拯救下,贬为潮州刺史。作者从十九回至十二回,整整花了四回篇幅,详尽地展衍韩愈一路上的坎坷艰辛:风雪交加,山路荒凉杳无人烟,初时还想还乡东山再起;直到随从张千、李万被虎咬去,坐骑饥寒而死,只剩下独自一人,,孤凄无依,思前想后,荣华富贵等于云烟,在此情况下,发誓情愿修行,再不思量做官了。遂勘破红尘,转而信道,入山修炼,最后成仙。韩愈由儒而道的转变过程十分复杂,却又自然,合情合理,形象真实地表现了封建社会中一部分士大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由入世至出世的思想演变过程。
艺术特色
结构
《韩湘子全传》结构紧凑,全书三十回,前八回叙述湘子成仙,第九至二十三回叙写湘子度化韩愈,后六回写湘子度化窦氏、芦英、林主,最后一回总结前因后果,点明一人得道,九族升仙的缘果,首尾呼应一气。全书文章奇诡,笔意纵横,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笔法。湘子成仙后回到韩府,初度韩愈,略显神通:用阳犀手帕盖在石狮子身上,葫芦内倾出一粒金丹,放在石狮子口内,含水一口,向狮子一喷,念念有词,右手一指,顿时变成一个金狮子。,张千不信,凿下金狮子一只脚爪,仔细一看,里面比外边更紫黄三分,惊得窦夫人、张千目瞪呆。韩愈寿诞,湘子作诗、唱道情多次劝度,显弄神通:口吐腌,犬吃后立刻变成仙鹤,对人头点,应对作诗;丹田气海变出仙羊,也会吟诗作歌。小花篮,三百六十五份馒头装它不满;小葫芦,十数寿酒灌它不盈。涉地府,除去名籍,勾销官禄;献名画,八洞仙姬侑酒讴曲。造逡巡酒,天边甘露,紫府琼浆;开顷刻花,瓣生金字,预示前程。办寿筵,天上珍肴,,瑶池玉液;影墙上,赶走麒麟,铺排仙境,变化番僧,献佛骨于金銮;巧设陷井,贬韩愈赴潮州。风雪阻路,蓝关道上备尝艰辛;划地成河,艄公摆渡,暗含讥讽。美女庄招赘,绷吊松梢,羞惭满面;砍柴夫指路,语言藏锋,惊吓万分。化渔夫,涧下垂钓露讥诮;扮牧童,山中寻牛含讽谏。变猛虎,拖咬张千李万;惊韩愈,上吊自刎不成。冻死坐骑,韩愈更孤凄;安身茅屋,始信有神仙——情节充满了神奇的幻想和艺术想象的色彩,令人眼花缭乱,不及暇思。,有的来自志怪传说,有的沿袭历史记载,丝毫无重复累赘之感。这些描写并非一味荒唐怪诞,而是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内容,可以理解并给人以启迪。
语言
全书运用通俗流畅的吴越方言俗语、成语和双关语、拆字法等修辞方法,语言生动明了。如十九回的渡人、二十回的寒鱼、寒退枝利用谐音形成双关,二十三回拆韩字为卓韦,拆湘字为沐目,自然妥溜,具有一定的审美越味。
人物形象
首先,小说形成了一个完整而严密的叙事结构,将韩湘子的形象也叙述得完整而系统。
从历史流变来看,韩湘故事经历了由简单到丰富的增饰过程。如元杂剧有《韩湘子三度韩退之》《韩湘子三度韩文公》,明传奇有《韩湘子九度文公升仙记》等作品,而小说不仅详细描写了韩湘子十二度韩愈的过程,还运用了大量篇幅铺叙了湘子的前世今生、苦修得道以及度化婶娘窦氏和妻子林芦英等情节,内容涵量大大增加。韩湘子的形象也因此而丰满了起来。
其次,小说对韩湘形象的整理、塑造,为八仙故事的系统化做出了贡献,也丰富了明清神魔小说的人物形象序列。
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上,也深受《西游记》等书的影响,如韩湘子成仙前是一只白鹤,逍遥自在;成仙后神通广大,出入三界,无所不能。这与《西游记》物性、神性、人性相结合的塑造方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左传
- 礼记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易经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宋史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南史
- 北史
- 陈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英雄记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通典
- 史评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弟子规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中论
- 三十六计
- 六韬
- 三略
- 司马法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谱录
- 随园食单
- 墨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夜航船
- 名贤集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山海经
- 水浒传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镜花缘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幻中游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心经
- 无量寿经
- 道家
- 老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