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系统
《国语》的版本系统非常简单清晰,即明道本与公序本 两个系统。
黄丕烈在《校刊明道本国语札记》叙中说: 《国语》 , 自宋公序取官私十五六本校定为《补音》 ,世盛行之,后来 重刻,无不用以为祖。 经宋庠整理之本,此后成为主 要传世之本:公序本。其后明嘉靖戊子金李刊泽远堂本即翻刻自公序本,世称善本,而明道本又罕为世人所见 ,故此金李本就成了明清以来绝大多数本子的实际祖本。
黄丕烈《校刊明道本国语札记》叙云: 如此明道二年本 者,乃不绝如线而已。 又《重刊明道二年〈国 语〉序》二钱大昕序云: 荛圃得是书而宝之,又欲公 其宝于斯世。 可见明道本之罕见。 《国语》 版本现存情况,可详见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编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 第 207~212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 年版。
《国语》之存于今者,以宋明道二年椠本为最古。 汪远孙 《国语明道本考异序》 云: 旧题天圣明道本 《国语》 , 天圣,宋仁宗年号;明道,乃仁宗改元。卷末署云‘天圣七 年七月二十日开印,明道二年四月初五日得真本' 。是明道 二年以天圣印本重刊也。 黄丕烈《校刊明道本国语札记》 叙又云: 有未经其手,如此明道二年本者,,乃 不绝如线而已。……丕烈深惧此本之遂亡,用所收影钞者, 开雕以饷世。其中字体,前后有歧,不改画一,阙文坏字, 亦均仍旧。无所添足,以惩妄也。 自此,明道本才得 以广为流传。
自清中期以后, 明道本与公序本同为 《国语》 通行之本。 《四部丛刊》本《国语》是据嘉靖戊子金李泽远堂本影印, 而《四部备要》本《国语》则据黄丕烈《重刊明道二年〈国 语〉 》排印,其后附有黄丕烈《校刊明道本韦氏解〈国语〉 札记》 、汪远孙《国语明道本考异》 。 《四部丛刊》本、 《四部备要》本为易得且又可靠的两个版本。《国语》之 本,非此即彼,或以其一为底本、其一作参校。
- 推荐作品:
- 集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易经
- 中庸
- 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明史
- 宋史
- 清史稿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北史
- 北齐书
- 陈书
- 编年史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帝范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六韬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术
- 艺舟双楫
- 谱录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格言联璧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西游记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五灯会元
- 道家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亢仓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