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周语·郑厉公与虢叔杀子颓纳惠王
惠王三年,边伯、石速、蒍国出王而立子颓。王处于郑三年。王子颓饮三大夫酒,子国为客,乐及遍儛。郑厉公见虢叔,曰:“吾闻之,司寇行戮,君为之不举,而况敢乐祸乎!今吾闻子颓歌舞不息,乐祸也。夫出王而代其位,祸孰大焉!临祸忘忧,是谓乐祸。祸必及之,盍纳王乎?”虢叔许诺。郑伯将王自圉门入,虢叔自北门入,杀子颓及三大夫,王乃入也。
周惠王三年,边伯、石速,国驱逐惠王立子颓为国君。惠王客居于郑国三年。王子颓设酒宴招待边伯、石速、国三位大夫,国为上客,奏乐时遍及了黄帝、尧、舜、禹、商、周六代的舞乐。郑厉公见到虢叔说:“我听说司寇行刑,国君为之停止娱乐,更何况怎么敢以这等祸事为乐呢!现在我听说子颓歌舞不息,这就是以祸为乐啊。驱逐君主而取而代之,还有比这更大的灾祸吗?临祸忘忧,这就叫以祸为乐。灾祸一定会降临在他们头上,何不把惠王送进宫去复位呢?”虢叔同意了。郑伯送惠王从南门入城,虢叔从北门入城,杀了子颓及边伯、石速、国的三个大夫,于是惠王恢复了王位。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正史
- 晋书
- 新唐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周书
- 金史
- 北齐书
- 辽史
- 明季南略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贞观政要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政书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三字经
- 荀子
- 春秋繁露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医家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神相全编
- 葬书
- 天玉经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山海经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释家
- 心经
- 僧宝传
- 道家
- 庄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文子
- 尹文子
- 总集
- 浮生六记
- 日知录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