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招容小姐红梅折赠 顺兴公子怒打聘礼
招容小姐红梅折赠 顺兴公子怒打聘礼
话表南京省苏州府裴顺兴,父为吏部尚书,母亲方氏。不幸椿庭早丧,剩下母子二人。其裴顺兴者,力无可比,能敌千军,常使百二斤弓。又是官生,能文能武,两般全才。遇文考文,遇武考武。文才通达,武艺超群。其子尚未许聘婚姻。一日芸窗无事,散步闲游。行至卢府花园,适遇一佳人,在隔苑墙内。主婢相随,花架转过红梅树下。生亦随之而去,双手扳树盼望。侍婢招霞招而骂曰:“墙外的人,可没识理。你是读书君子,尚不习周公之礼。此是卢府花园,何事高扳墙架,贪看娇容。古云有道:“男女授受不亲。识理君子,若见女娘,合当躲避才是道理。你还不走么。”顺兴答道:“小娘子焉得见怪,非是小生贪看娇容。因见你家园内,红梅满树,扑鼻清香。小生意欲折一技,以为赏心也。”招容指婢骂曰:“小小丫头,动不动开言冲撞他人。他乃读书君子,岂无知礼乎。因见红梅成熟,欲求一技以为赏心之乐。你可将东边成熟的梅,折上一枝相送。免其留恋于墙外,恐游人观之不雅。”侍婢招霞手折红梅一枝送生。生接红梅口言:“称谢,幸家小姐厚惠,小生叨领。”且把红梅作冰媒,四顾离情,作揖相别。招容主婢随归府第。顺兴归窗,朝思暮想,话下未题。
却说一奸臣贾平章丞相,乃当今之国舅也。官居朝相,食靠千钟。举家妻妾五十。时遇端阳,各家男女登舟玩赏龙船。贾国舅举家登座船,太阳湖上观看画船。贾相妻妾五十,游玩太湖。裴公子舟船亦至。贾相府里有一美人,叫做李惠娘。乃贾平章之宠妾也。一眼瞧视,见裴公子美玉端装,片(遍)体无瑕。乃对众贤姐姐说了一遍:“你看此生,美貌超常。真个是蓬莱仙子也。若为女流之辈,今生配合此人,共谐连理,死心亦足矣。”其中一娇回语道:“男儿美貌,自有娇容匹配。何须贤妹恋着心神。”贾平章是个玲珑耳,敢闻此话儿,满怀堆积深恨此言。
不觉天将晚矣,且自归舟。坐在堂上,唤集五十个妻妾。勘问缘由。“早上舟中,所言裴公子之事,一一招成,免我三推六勘。”其五十之上,并无一人肯招。叫起众军,将此五十个贱人上了捆索,拥出斩首。惟李惠娘心中所言:“欲待不招,犹恐连累诸众姊妹。欲待招成,一定死于泉世矣。此罪只可自作自受,怎可连累他人。”没奈自是供招:“昨在舟中,无过一时叹惜,亦非贱妾以心顾爱耳。亦是闲谈光景,望相爷恕妾毫未之生,贱妾广沾恩泽。”平章不听,忙唤军卒将李惠娘押去诛斩。那李惠娘哀告:“众位军兄,解去捆索,待奴祷告上天,辞别爹娘,方斩未迟。”众军见他哀恳惨切,只得解去绑绳,以待祷告天地,那时李惠娘撮土为香,跪在埃尘,祷告上苍:“妾身本是松江府人也,我父朝中傅帝,官居翰林学士。母林氏夫人。单生一女,贱名李惠娘,年方十六。被奸臣贾平章国舅,强勒妾身,苦逼奸鸾凤为偏。他乃一朝宠宰,谁敢拒之。妾身自归奸臣之手,今日立行威逼,将奴斩首,伏惟上天作主,怜祐妾身,早超生路,免死孤魂坠落。”祷罢,排军斩下首级,报与贾相。贾相叫人用盒子载着首极,以儆众妾。众妾开盒观瞻,只道何物,开了盒子,却原来里面是李惠娘首级。个个唬得魂不附体。平章说道:“其中若有不肖,依令而行。”自是杀了李惠娘,人人惧怕,个个惊骇。这等看将起来,人人惧怕心中协,神可恨兮鬼可悲。
自从杀了李惠娘,贾平章自悔。一日坐下闷倚沈沈细想:“李惠娘情性尚有许多妙处,我只道料其未必招认。谁想他一点忠心,犹恐连累别人,是以招成,故有丧身之祸。虽然妻室尚有四十九人,未曾有一个这样性情容貌非常,真个是多亏于汝悔恨也迟。”终日烦烦不乐。幸有张康、张成两个近身使仆,知主耽烦,向前说道:“我主不须寂寞,虽然惠娘容美,尚不足为意。今有侍郎卢府夫人尚有一女,年方二八。生得娇娆体态,貌压群姬。未知相爷肯遂心么?”平章喜而笑曰:“若有此等花容,叫人即行聘礼,娶之补偏。岂不是姻缘偶然,即差你二人快去通报庚帖。”二仆领命,忙到卢府夫人下跪:“奴承主命,贾丞相特来走递,通报庚帖,下吉行聘,迎接小姐高登府第。”吓得卢家人面面相看,一家惊恐,个个着忙。”可恨贾平章,行没天理的事,恃势欺人。若得老相公在日,尚有是非可辩。今日无人拒之,真个是痛杀人也呵。”
却说裴公子,专心寻觅,卢宅小姐上谢红梅之与。裴生在花园墙外,得遇招霞。裴公子问云:“小生前蒙小姐折赠红梅,经访数次上谢,未遇小姐慈颜。感小娘子通传。”招霞回语答道:“幸蒙公子有心,不须题起小姐之事。”裴生着惊问云:“何故?”婢云:“我家小姐,为一桩天大事情,不可言不可说。”生云:“纵然有事,但说无妨。”婢云:“都只为冤家贾平章,逼勒我家小姐为偏,是以心中不乐。”生云:“烦言传报夫人,此事我能解围。”于是小梅香传报夫人,请得裴公子进堂。
顺兴到府,口称:“夫人在上,小学生有礼。”夫人以扇掩脸,回声道:“此位公子高姓尊讳,伏乞指示。”生答云:“上告夫人得知,小生吏部尚书之子裴顺兴也。闻得夫人被奸臣贾平章所害,特来解围。”夫人腼腆与公子坐下:“上告公子得知,老身将满六旬,单生一女,名唤招容。年方一十六岁,尚未许聘婚姻。老身此女如珍似宝,寸步难离膝下。今日为一桩事情,天大可恨。贾平章这奸贼,倚势欺人,勒行威逼,强占小女为偏。若得老相公在日,尚有是非分辨。今日冤情上不能告天,下不能叩地。总之天丧我母子二命,家势倾颓,有屈难伸,有冤难诉。”裴公子回声答道:“夫人不必过虑耳,自宽怀。小学生若不除了这个好佞,不称丈夫,枉为人也。”卢夫人听罢,喜上心来。“吾得公子这般恩爱,即将小女许配公子百年姻眷。”裴公子作揖:称道:“夫人懿说,幸勿相违。”夫人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自是裴公子许诺卢夫人解围事,时时关心,日日提防。
言不尽裴公子怒色,又谈贾平章喜气。匆匆是日办齐礼物,着令家丁十数余人,挑担聘礼,到得卢府门前。裴公子阻住路,问道:“诸多礼物,挑往那家?”家人回答:“公子尚未知之,贾丞相与卢夫人结亲,今日特行聘礼。”裴顺兴喝声骂道:“唗!住了,你这贱奴才还不知死!卢夫人是我们亲眷,那个不知。谁敢肆志横行。”手执柴棍乱打,把这些茶麻礼盒,打得粉碎。将此十数家人,打得头破而走,脚损而逃。个个叫喊连天,走回府第,奔报相爷:“小人奉相爷命,今得到卢府,遇一恶人叫做裴顺兴。说道:‘卢府夫人是他亲眷。’把相爷茶礼尽行倾颓,将十数余人个个打伤,望相爷张主。”平章闻报大怒:“有此不法之人,这等小子管教你命在须臾。”
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
- 推荐作品:
- 子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谷梁传
- 大学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三国志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梁书
- 辽史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读通鉴论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医家
- 农家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葬书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酉阳杂俎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小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毛公案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宝传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神仙传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