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伪性
《鬼谷子》是纵横家遗留下来的惟一子书。自唐以来,其真实性一直受到怀疑,1984年版《辞源》修订本仍持不类汉以前人所作之说。1999年新版《辞海》亦曰:实系后人伪托。《中文大辞典》也认为鬼谷子事迹不明,此书亦后人所作。
最早提出《鬼谷子》一书真伪问题,是唐代的柳宗元。他在《辩鬼谷子》一文中说刘向、班固录书无《鬼谷子》,《鬼谷子》后出,即,刘向没有上奏过《鬼谷子》叙录,班固《汉书·艺文志》也没有收录,因此,《鬼谷子》应该至少是班固以后才出现的。又云晚乃益出七术,怪谬异甚,不可考校,则《鬼谷子》中《本经阴符》一部分更是魏晋以后的东西。既然如此,《鬼谷子》一书不可能是先秦时期的作品,是后世出现的一部伪书。明代的胡应麟在柳宗元说的基础上,,提出《鬼谷子》乃是东汉时人荟萃苏秦、张仪之书附益而成或皇甫谧所伪造。他在《少室山房笔丛》丁部《四部正讹》中认为《鬼谷》,纵横之书也。余读之,浅而陋也,即仪、秦之师,其术宜不至狠下如是。柳宗元谓刘氏《七略》所无,盖后世伪为之者,学者宜其不道。清姚际恒继承其说,但认为伪造者是六朝人。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史记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北史
- 梁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通典
- 史评
- 传习录
- 儒家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近思录
- 帝范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百战奇法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茶经
- 杂家
- 千字文
- 墨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孽海花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幻中游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伯牙琴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