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本经阴符七术·养志法灵龟
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 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故心气一则欲不徨,欲不徨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志,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识分明矣。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志气,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
培养志向可以效法灵龟。之所以需要培养志向,是因为如果不培养志向,内心活动便不会畅达。如果有了某种欲望,老是放在心里考虑,那么,志向便被欲望所役使。有了欲望,心便分散;心分散了,人的志向便衰弱;志向衰弱了,思想活动便不畅达。所以心神专一,欲望便无隙可乘;欲望无隙可乘,志向意愿便不会衰弱;志向意愿不衰弱,思路便会畅达。思路畅达,和气便流通;和气流通,烦闷之气便不会在胸中烦乱。所以,对内要培养志气,对外要了解人。培养志气就会心思畅通,了解别人就会职责明确。如果要把培养志气之术用于对人,就一定先要考察他是如何培养志气的。了解他的五气盛衰情形,才能观察他的养志情况,然后弄清他内心想做的事情,了解他的才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
如果不培养志气,精神就不会集中专一;精神就不会集中专一,思路便不通畅;思路不通畅,意志便不坚实;意志不坚实,应对便不理直气壮;应对不理直气壮,就是丧失志向和心气衰弱的表现。丧失志向和心气衰弱,说明他的精神颓丧了。精神颓丧,便会恍惚不清;神志恍惚不清,就不可能专一地探求、领会事理。由此可见,培养志向的重要。如何培养志向呢?养志先要使内心安静。内心安静则意志坚定;意志坚定,威势才不会分散。做到这些,神气就会固守内心,才能分散对手的威势,从而达到分而治之。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十三经
- 尚书
- 礼记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中庸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岭外代答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儒家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围炉夜话
- 盐铁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管子
- 商君书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杂家
- 千字文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孽海花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