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影响
李伯元《官场现形记》自1903年开始在《世界繁华报》连载后,这一嬉笑怒骂之文一时在上海十分受人欢迎,1906年出版单行本。与李伯元同时代的吴沃尧说:访贾甚有以他人所撰之小说,肖君名以出版,其见重于社会可想矣。顾颉刚在《之作者》一文中提到这样一件事,《现形记》一书流行其广,慈禧太后索问是书,按名调查,官交有因以获咎者,致是书名大震,销路大广。太后索阅,官吏获咎,是否真实,值得怀疑;但这部书当时十分走红,,却是事实。自该书问世后,坊间以官场命名的新书多达十多种,如《官场维新纪》、《新官场现形记》、《后官场现形记》、《官场风流案》、《官场风流案二集》、《新官场风流案》、《官场笑话》、《新官场笑话》等。
据传,《官场现形记》在社会上的影响,也震惊了衙门和朝廷。摄政王载沣就曾下令两广总督端方派人刺杀作者,取缔连载作品的报社。李伯元也不断收到恐吓信,乃至子弹和砒霜等警告物。由于当时《官场现形记》的作者署名是南亭亭长,因而官府在檄文中就扬言:凡抓到南匪就格杀勿论!
李伯元遇险不惊,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将报社化整为零。他本人迂回于英、法租界中游击办公,通过密友的关系,进行地下印刷。李伯元始终以一种大无畏的气概,受挫不折,报纸一日未停。为显示大丈夫站不改名,坐不改姓的意气,将笔名干脆改为正名,并且以诗言志:往日醒尘梦,尔今更抖擞;慷慨告天下,仍作不平鸣。如此,李伯元和他的《官场现形记》终于躲过了劫难。就这一点说,英、法租界也算做了一件好事。
在李伯元生前,《官场现形记》即有上海传出盗印翻刻之情事,至其逝世后,坊间盗印、翻刻之风尤甚,后经上海会审公堂审理调停,判决版权归属,并由翻印书馆以3000元购买原书版权以为代价。为晚清文学界中,最早透过诉讼来维护版权的实例。
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
- 推荐作品:
- 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清史稿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越绝书
- 地理
- 东京梦华录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儒家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三十六计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便宜十六策
- 投笔肤谈
- 慎子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三命通会
- 滴天髓阐微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红楼梦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狄公案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夷坚志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亢仓子
- 刘子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牡丹亭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