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影响
李伯元《官场现形记》自1903年开始在《世界繁华报》连载后,这一嬉笑怒骂之文一时在上海十分受人欢迎,1906年出版单行本。与李伯元同时代的吴沃尧说:访贾甚有以他人所撰之小说,肖君名以出版,其见重于社会可想矣。顾颉刚在《之作者》一文中提到这样一件事,《现形记》一书流行其广,慈禧太后索问是书,按名调查,官交有因以获咎者,致是书名大震,销路大广。太后索阅,官吏获咎,是否真实,值得怀疑;但这部书当时十分走红,,却是事实。自该书问世后,坊间以官场命名的新书多达十多种,如《官场维新纪》、《新官场现形记》、《后官场现形记》、《官场风流案》、《官场风流案二集》、《新官场风流案》、《官场笑话》、《新官场笑话》等。
据传,《官场现形记》在社会上的影响,也震惊了衙门和朝廷。摄政王载沣就曾下令两广总督端方派人刺杀作者,取缔连载作品的报社。李伯元也不断收到恐吓信,乃至子弹和砒霜等警告物。由于当时《官场现形记》的作者署名是南亭亭长,因而官府在檄文中就扬言:凡抓到南匪就格杀勿论!
李伯元遇险不惊,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将报社化整为零。他本人迂回于英、法租界中游击办公,通过密友的关系,进行地下印刷。李伯元始终以一种大无畏的气概,受挫不折,报纸一日未停。为显示大丈夫站不改名,坐不改姓的意气,将笔名干脆改为正名,并且以诗言志:往日醒尘梦,尔今更抖擞;慷慨告天下,仍作不平鸣。如此,李伯元和他的《官场现形记》终于躲过了劫难。就这一点说,英、法租界也算做了一件好事。
在李伯元生前,《官场现形记》即有上海传出盗印翻刻之情事,至其逝世后,坊间盗印、翻刻之风尤甚,后经上海会审公堂审理调停,判决版权归属,并由翻印书馆以3000元购买原书版权以为代价。为晚清文学界中,最早透过诉讼来维护版权的实例。
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尚书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白虎通义
- 正史
- 三国志
- 明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南史
- 梁书
- 陈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岭外代答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近思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三十六计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神相全编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论衡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太平广记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神仙传
- 悟真篇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幽梦影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