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惠吉类
圣人敛福,君子考祥;作德日休,为善最乐。
开卷有益,作善降祥;崇德效山,藏器学海。
群居守口,独坐防心;知足常乐,能忍自安。
穷达有命,吉凶见人。
以镜自照见形容,以心自照见吉凶。
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
世事让三分,天空地阔。心田培一点,子种孙收。
要好儿孙,须方寸中放宽一步;欲成家业,宜凡事上吃亏三分。
留福与儿孙,岂必尽黄金白镪;积德为产业,由来皆美宅良田。
存一点天理心,不必责效于后,子孙赖之;说几句阴骘语,纵未尽施于人,鬼神鉴之。
非读书不能入圣贤之域,非积德不能生聪慧之儿。
多积阴德,诸福自至,是取决于天。尽力农事,加倍收成,是取决于地。善教子孙,后嗣昌大,是取决于人。
事事培元气,其人必寿;念念存本心,其后必昌。
勿为一念可欺也,须知有天地鬼神之鉴察。勿谓一言可轻也,须知有言后左右之窃听。勿谓一事可逞也,须知有子孙祸福之报应。
人心一念之邪,而鬼在其中焉。因而欺侮之,播弄之,昼见于形像,夜见于梦魂,必酿其祸而后已。故邪心即是鬼,鬼与鬼相应,又何怪乎!
人心一念之正,而神在其中焉。因而鉴察之,呵护之,上至于父母,下至于儿孙,必致其福而后已。故正心即是神,神与神相亲,又何疑焉!
终日说善言,不如做了一件;终身行善事,须防错了一桩。
物力艰难,要知吃饭穿衣,谈何容易。光阴迅速,即使读书行善,能有几时。
只字必惜,贵之根也;粒米必珍,富之源也;片言必谨,福之基也;微命必护,寿之本也。
作践五谷,非有奇祸,必有其穷;爱惜只字,不但显荣,亦当延寿。
茹素虽佛氏教也,好生非上天意乎。
仁厚刻薄,是修短关;谦卑骄满,是祸福关;勤俭奢惰,是贫富关;保养纵欲,是人鬼关。
造物所忌,曰刻曰巧;万类相感,以诚以忠。
做人无成心,便带福气;做事有结果,亦是寿征。
执拗者福轻,而圆通之人其福必厚;急躁者寿夭,而宽宏之士其寿必长。
“谦”卦六爻皆吉,“恕”字终身可行。
作本色人,说根心话,干近情事。
一点慈爱,不但是积德种子,亦是积福根苗,试看那有不慈爱底圣贤。一念容忍,不但是无量德器,亦是无量福田,试看那有不容忍底君子。
好恶之良萌于夜气,息之于静也。恻隐之心发于乍见,感之于动也。
装塑佛像则幽显蒙益,印造经文则法道流通。
费千金而结纳势豪,孰若倾半瓢之粟以济饥饿。构千楹而招徕宾客,何如茸数椽之屋以庇孤寒。
悯济人穷,虽分文升合,亦是福田;乐与人善,即只字词组,皆为良药。
谋占田园,决生败子;尊崇师父,定产贤郎。
平居寡欲养身,临大节则达生委命。治家量入为出,干好事则仗义轻财。
善用力者就力,善用势者就势,善用智者就智,善用财者就财。
身世多险途,急须寻求安宅。光阴同过客,切莫汨没主翁。
莫忘祖父积阴功,须知文字无权,全凭阴骘。最怕生平坏心术,毕竟主司有眼,如见心田。
天下第一种可敬人,忠臣孝子。天下第一种可怜人,寡妇孤儿。
孝子百世之宗,仁人天下之命。
形若正,不求影之直而影自直;声若平,不求响之和而响自和;德若崇,不求名之远而名自远。
有阴德者,必有阳报;有隐行者,必有显名。
施必有报者,天地之定理,仁人述之以劝人。施不望报者,圣贤之盛心,君子存之以济世。
面前的理路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惠泽要流得远,令人有不匮之思。
不可不存时时可死之心,不可不行步步求生之事。
作恶事须防鬼神知,干好事莫怕旁人笑。
吾本薄福人,宜行惜福事;吾本薄德人,宜行积德事。
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愈薄矣;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益厚矣。
有工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明道济世著述,谓之福;有聪明浑厚姿质,谓之福;无是非到耳,谓之福;无疾病缠身,谓之福;无尘俗撄心,谓之福;无兵凶荒歉之岁,谓之福。
从热闹场中出几句清冷言语,便扫除无限杀机;向寒微路上用一点赤热心肠,自培植许多生意。
入瑶树琼林中皆宝,有谦德仁心者为祥。
谈经济外,当谈道义,可以化人;谈心性外,当谈因果,可以劝善。
藏书可以邀友,积德可以邀天。
作德日休,是谓福地;居易俟命,是谓洞天。
心地上无波涛,随在皆风恬浪静;性天中有化育,触处见鱼跃鸢飞。
贫贱忧戚,是我分内事,当动心忍性,静以俟之,更行一切善,以斡转之。富贵福泽,是我分外事,当保泰持盈,慎以守之,更造一切福,以凝承之。
世网那时跳出,先当忍性耐心,自安义命,即网罗中之安乐窝也。尘务不易尽捐,惟不起炉作灶,自取纠缠,即火坑中之清凉散也。
热不可除,而热恼可除,秋在清凉台上。穷不可遣,而穷愁可遣,春生安乐窝中。
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
要足何时足,知足便足;求闲不得闲,偷闲即闲。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急行缓行,前程总有许多路;逆取顺取,命中只有这般财。
理欲交争,肺腑成为吴越。物我一体,参商终是兄弟。
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心求道德,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以保爵位之心保国家。
移作无益之费以作有益,则事举。移乐宴乐之时以乐讲习,则智长。移信邪道之意以信圣贤,则道明。移好财色之心以好仁义,则德立。移计利害之私以计是非,则养精。移养小人之禄以养君子,则国治。移保身家之念以保百姓,则民安。
做大官底是一样家数,做好人底是一样家数。
潜居尽可以为善,何必显宦?躬行孝弟,志在圣贤,纂辑先哲格言,刊刻广布,行见化行一时,泽流后世,事业之不朽,蔑以加焉?贫贱
尽可以积德,何必富贵?存平等心,行方便事,交法前人懿行,训俗型方,自然谊敦宗族,德被乡邻,利济之无穷,孰大于是?!
一时劝人以言,百世劝人以书。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入则笃行,出则友贤。
读书者不贱,力田者不饥。积德者不倾,择交者不败。
明镜止水以澄心,泰山乔岳以立身;青天白日以应事,霁月光风以待人。
省费医贫,恬退医躁,独卧医淫,随缘医愁,读书医俗。
以鲜花视美色,则孽障自消;以流水听弦歌,则性灵何害。
征事宜读史,澄心宜静坐。谈道宜访友,福后宜积德。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尚书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三国志
- 后汉书
- 宋史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别史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载记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洛阳伽蓝记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政书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杂家
- 鬼谷子
- 墨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儒林外史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杨家将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郁离子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