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点金济众成仙
点金济众成仙
二人行了数日,不觉来到华山。见其山接连天日,吞吐云霞,果是名贤隐迹之乡,仙子传真之处。有诗为证。诗曰:
山耸霄汉外,云里路苕峣;
瀑布流千丈,如铺练一条。
下有栖心窟,横安定命桥;
巍巍镇世俗,华山名独超。
又诗云:
突兀三峰接九天,云霄深处即神仙;
分明指汝超凡路,何事男儿到此边。
兄弟寻至三峰,结草为庐,日夕修炼,期年之内,未见成功。一日出游,见贫人填路,问其故。曰:“乃年岁不登,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之四方。”权叹息久之。回至山中,言于简曰:“饥谨荐至,民不堪生,殊为可悯。”简曰:“济人利物,仁人之心。汝识金丹之道,不度斯世之民,成之何用?”权曰:“吾亦将欲试之。”乃取铜锡之类,于前,少放灵药,以火焚之,皆成至室,广布贫民,因之而得命者,千百万家。
一日,有上仙王玄甫者,知钟离道将有得,降于仙班访之。钟离见其丰神特异,言论奇妙,拜求长生之诀。王曰:“心遑遑而无动,气绵绵而徘徊,精涓涓而遗转,神混混而往来。开昆仑放七窍,敛元气于九垓。凿破玉关,神光方显,寂然圆郭,一任往来。”言毕而去。
一日,又遇华阳真人,传以太极刀法,火符内丹。于是洞晓玄机之道,深明往来之理。一日,别其兄,独游云山,至鲁居郧城之崆峒,于紫金四诰峰居之。忽石壁猛响一声,开若门户。钟离直入其中,见一玉匣,启而视之,乃神仙秘决也。钟离怀之而出。
未几,其石复合,居数日乃复归三峰,玩其秘诀,遵而行之。忽五色祥云满户,仙乐频奏,渐入斋中,有仙鹤呼权曰:“玉帝有命,迎汝回天,且转复旧职矣。”权谓简曰:“兄少留此,不久即复会也。”乃授简玉册,乘云仙去。简自与权别,深求秘诀之理,更加修炼之功,臻清净无为之宇,金简玉册之要,遂能察往知来,通玄入妙。一日云房跨鹤到曰:“兄今至道已开,尘缘已满,不可复留此山矣。”乃与之同日升天,度纯阳而去。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史记
- 后汉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东观奏记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蛮书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荀子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盐铁论
- 明夷待访录
- 中论
- 三十六计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伤寒论
- 千金方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肘后备急方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尚书正义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世说新语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封神演义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孽海花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龙城录
- 李公案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小五义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无量寿经
- 中说
- 老子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尹文子
- 刘子
- 总集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