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八 下篇·战局
天战犹自可,地战急如火。
【原注】干头遇庚乙辛谓之天战,而得地支顺者无害;地支寅申卯酉,谓之地战,则天干不能为力。其势速凶,盖天主动,地主静故也。皆见谓之天地交战,必凶无疑,遇岁运合之会之,视其胜负,亦有可存可发者。其有一冲两冲者,只得一个合神有力,或无库神贵神,以收其动气,息其争气,亦有佳者。至于喜神伏藏死绝者,又要冲动引用生发之气。
【任氏曰】:
天干气专,而得地支安静,易于制化,故“天战犹自可”也;地支气杂,天干虽顺静,难于制化,故“地战急如火”也。且天干宜动不宜静,动则有用;静则愈专;地支宜静不宜动,静则有用,动则根拔。必得合神有力,会神成局,息其动气,或库神收其动神,安其静神,谓动中助静,以凶化吉。如甲寅、庚申、乙卯、辛酉、丙寅、壬申、丁卯、癸酉之类,天地交战,虽有合神会神,亦不息其动气,其势速凶。如谓两不冲一,此谬言也。两寅一申,冲去一寅,存一寅也;如两申逢一寅,纵使不冲,金多木少,亦能克尽矣。故天干论克。地支言冲,冲即克也,显然之理,又何疑耶?至于用神伏藏或用神被合,柱中无引用之神,反宜冲而动之,方能发用。故合有宜不宜,冲亦有且不宜也,须深究之。
癸酉 乙卯 丁未 辛亥
甲寅 癸丑 壬子 辛亥 庚戌 己酉
李都司造。丁火生于仲春,支全木局,癸坐酉支,似乎财滋弱杀,杀印相生。不知卯酉逢冲,破其印局;天干乙辛交战,又伤印之元神,则财刹肆逞。至辛过壬子年,又逢财杀,犯法遭刑。
癸酉 辛酉 乙卯 己卯
庚申 己未 戊午 丁巳 丙辰 乙卯
天干乙辛己癸,地支两卯两酉,金锐木凋,天地交战。金当令,反有己土之生,木休囚,癸水不能生扶。中运南方,火运制杀,异路出身,升知县,至辰运生金助煞,遂罹国法。
壬申 壬寅 壬午 甲辰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壬水生于寅月,年月两透比肩,坐申逢生,水势通源。且春初木嫩,逢冲似乎不美,喜其坐下午火,能解春寒,木得发生,金亦有制。更妙时干甲木,元神发露,天干之水,亦有所归,运行木地,有生化之情,无争战之患矣。是以棘围奏捷,出宰名区,至申运两冲寅木,不禄。
壬申 壬寅 壬申 辛丑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天干三壬,地支两申,春实木嫩,难当两申夹冲,五行无火,少制化之情,更嫌丑湿土生金,谓气浊神枯之象。初运癸卯甲辰,助其木之不足,荫庇有余;乙巳刑冲并见,刑丧破败;丙午群比争财,天干无木之化,家破身亡。
乙亥 辛巳 戊申 甲寅
庚辰 己卯 戊寅 丁丑 丙子 乙亥
天干乙辛甲戊,地支寅申巳亥,天地交战,似乎不美。然喜天干乙辛去官星之混杀,地支寅申,制杀之肆逞。巳亥逢冲,坏印本属不喜,喜在立夏后十天,戊土司令,则亥水受制而巳火不伤。中年运途,木火助印扶身,联登甲第,仕至郡守;至子运,扶起亥水,生煞坏印,不禄。
乙亥 辛巳 甲子 庚午
庚辰 己卯 戊寅 丁丑 丙子 乙亥
天干甲乙庚辛,地支巳亥子午天地交战,局中火旺水衰,印绶未尝不喜官杀之生。不知庚辛在巳午之上,与亥子茫无关切,正谓克泄交加;兼之运途不逢水地,刑耗异常,克三妻四子。至丁丑运合去子水,晦火生金,一事无成而亡。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十三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明史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周书
- 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传记
- 晏子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荀子
- 弟子规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中论
- 兵家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扬子法言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难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茶经
- 杂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水浒传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东游记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幻中游
- 春秋配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道家
- 抱朴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