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上篇·源流
何处起根源?流到何方住?机括此中求,知来亦知去。
【原注】不必论当令不发令,只论取最多最旺,而可以为满局之祖宗者,为源头也。看此源头,流到何方,流去之处,是所喜之神,即在此住了,乃为好归路,如辛酉,癸巳/戊申,丁巳,以火为源头,流至金水方即住了,所以富贵为最,若再流至木地,则气泄为乱。如未曾流到吉方,中间即遇阻节,看其阻住之神何神,以断其休咎,;流住之地何地,以知其地位。如癸丑、壬戌、癸丑、壬子,以土为源头,止水方,只生得一个身子,而戌中火土之气,得从引助,所以为憎也。
【任氏曰】:
源头者,即四柱中之旺神也,不论财、官印绶、食伤比劫之类,皆可为源头也。总要流通生化,,收局得美为佳。或起于比劫,止于财官为喜;或起于财官,止于比劫为忆忌。如山川之发脉来龙,认气于大父母,看尊星;认气于真子息,看主星;认气于方交媾,看胎伏星;认气于成胎育,看胎息星;认气于化煞为权,看解星;认气于绝处逢生,看恩星。认源之气以势,认流之气以情。故源头流住之地,即山川结穴之所也,不可以不究;源头阻节之处,即来龙破损隔绝之意也,不可以不察。看其源头流止之地何地,以知其谁兴谁替;看其阻节之神何神,以论其何吉何也凶,如源头起于年月是食印,住于日时是财官,则上叨祖父之荫,下享儿孙之福;或起于年月官,住于日时是伤劫,则破败祖业,刑妻克子,如起于日进对是财官,住于年月是食印,则上于祖父争光,下与儿孙立业;或起于日时是财官,住于年月是伤劫,则祖业难享,自创维新,流住年是官印者,知其祖上清高;是伤劫者,知其祖上寒微。流住月是财官者,知其父母创业;是伤动者,知其父母破败。流住日时是财官食印者,必白手成家,或妻贤子贵。流住日时是伤劫枭刃者,必妻陋子劣,或因妻招祸,破家受辱。然又要看日主之喜忌断之,无不验也。如源头流止未住之地,有阻节隔绝之神,是偏正印绶,必为长辈之祸;柱中有财星相制,必得妻贤之助。如有比劫之化,或得兄弟相扶;如阻节是比劫,必遭兄弟之累,或不和。柱中有官星相制,必得贤贵之解;如有食伤之化,或得子侄之助。如陰节是财星,必遭妻妾之祸;柱中有比劫相制,必得兄弟之助,或兄弟爱敬。如有官星之化,或得贤贵提携;如阻节是食伤,必-受子孙----之累,柱有印绶相制,必叼长辈之福,或亲长提拔;有财星之化,必得美妻,或中馈多能。如阻节是官煞,必遭官刑之祸;柱中有食伤相制,必昨子侄之力。有印绶之化,必仗长辈之助,然又要看用神之宜忌论之,无不应也。如源头流住是官星,又是日主之用神,就名贵显者,十居八九;如是财星,又是日主之用神,就利发财者,十居八九;如是印星,又是日主之用神,有文望而清高者,十居八九;如是食伤,又是日主之用神,财子美者,十居八九。如日主以官星为忌神,为官遭祸倾家者有之;如日主以财星为忌神,为财丧身/败名节者有之;如日主以印星为忌神,淡文收伤时儿子上而受殃者有之;如日主以食伤为忌神,为子孙受累而绝嗣者有之。此穷极源之正理不同谷书之廖论也。
辛酉 庚子 丙寅 癸巳
乙亥 戊戌 丁酉 丙申 乙未 甲午
此以金为源头,流至寅木,印绶生身更妙。巳时得禄,财又逢生,官星透露,清有精神,中和纯粹,起处亦佳,归局尤美,词林出身,仕至通政,一生无险,名利双辉。
辛丑 癸巳 戊申 丙辰
壬辰 辛卯 庚寅 己丑 戊子 丁亥
此以火为源头,流至水方,更妙月时,两火之源,皆得流通,至金水归局,所以富有百万,贵至一品,一生履险如夷,所谓景星庆云,仰众吉之拱向;花攒锦簇,盼五福之絣致。
辛卯 辛卯 丙子 甲午
庚寅 己丑 戊子 丁亥 丙戌 乙酉
此以木为源头,五行无土,不能流至金;财官又隔绝,冲而逢泄,无生化之情。初运庚寅,叼上人之福;己丑运合子,泄火生金财福骈臻;戊子土虚水旺,暗助木神,刑耗端;丁亥克金会木,家破人亡。
庚寅 壬午 戊午 丁巳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此以火为源头,年支寅木主节,月干壬水隔之,不能流至金。初运土金之地,冲化阻节之神,业同秋水春花盛,人被尧天舜日恩;一交水春花盛,人被尧天舜日恩;一交丙戌,支会火局,枭神夺食,破耗异常,又克一妻二妾四子;至丁亥运,干支皆合化木,茕茕只影,孤苦不堪,削发为僧。
凡富贵者,未有不从源头也。分其贵贱,全在收局一字定之。去我浊气,作我喜神,不贵亦富;去我清气,作我忌神,不贫亦贱。学者当审察之。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尚书
- 周礼
- 仪礼
- 孟子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新唐书
- 宋书
- 魏书
- 周书
- 梁书
- 辽史
- 陈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别史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江南野史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政书
- 史通
- 菜根谭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百战奇法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三命通会
- 葬书
- 天玉经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园冶
- 茶经
- 随园食单
- 杂家
- 墨子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龙文鞭影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醒世恒言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唐传奇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北游记
- 何典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幻中游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心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昭明文选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训蒙骈句
- 词源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