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上篇·知命
要与人间开聋聩,顺逆之机须理会。
【原注】不知命者如聋聩,知命于顺逆之机而能理会之,庶可以开天下之聋聩。
【任氏曰】:
此言有至理,惟恐后人学命,不究顺逆之机。妄谈人命,贻误不浅,混看奇格异局,一切神杀,荒唐取用,桃花咸池,专论女命邪婬,受责鬼神;金锁铁蛇,谬指小儿关煞,忧人父母;不论日主之衰旺,总以财官为喜,伤杀为憎,定人终身;不管日主之强弱,尽以食印为福,枭劫为殃,不知财官等名,为六亲取用而列,竟认作财可养命,官可荣身,何其愚也!如财可养命,则财多身弱者,不为富屋贫人,而成巨富;官可荣身,则身衰官重者,不至夭贱,而成显贵。
余详考古书,子平之法,全在四柱五行。察其衰旺,究其顺悖,审其进退,论其喜忌,是谓理会。至于奇格异局,神煞纳音诸名目,乃好事妄造,非关命理休咎。若据此论命,必至以正为谬,以是为非,讹以传讹,遂使吉凶之理,昏昧难明矣。书云:“用之为财不可劫,用之为官不可伤,用之印绶不可坏,用之食神不可夺。”此四句原有至理,其要在一“用”字。无知学命者,不究“用”字根源,专以财官为重,不知不用财星尽可劫,不用官星尽可伤,不用印绶尽可坏,不用食神尽可夺。顺悖之机不理会,与聋聩何异,岂能论吉凶、辩贤否,而有功於世哉!反误世惑人者多矣!
高宗纯皇帝御造:
八字:辛卯 丁酉 庚午 丙子
大运:丙申 乙未 癸巳 壬辰 庚寅 己丑 戊子 丁亥
天干庚辛丙丁,正配火炼秋金;地支子午卯酉,又配坎离震兑。支全四正,气贯八方,然五行无土,虽诞秋令,不作旺论。最喜子午逢冲,水克火,使午火不破酉金,足以辅主;更妙卯酉逢冲,金克木,则卯木不助午火,制伏得宜。卯酉为震兑,主仁义之真极;子午为坎离,宰天地之中气。且坎离得日月之正体,无消无灭,一润一暄,坐下端门,水火既济。所以八方宾服,四海攸同,金马朱鸢,并隶版图之内,白狼玄兔,咸归覆帱之中,天下熙宁也。
八字:庚申 庚辰 戊辰 戊午
大运: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董中堂造,日干戊土,生于季春午时,似乎旺相,第春时虚土,非比六九月之实也。且两辰蓄水为湿,足以泄火生金,干透两庚,支会申辰,日主过泄,用神必在午火。喜水木不见,日主印绶不伤,精神旺足,纯粹中和。一生宦海无波,三十余年太平相业,直至子运会水局不禄,寿已八旬矣。
八字:辛酉 辛丑 己酉 丙寅
大运: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此造与上造异曲同工之妙,日干己土,虽诞丑月,然冬土寒湿,非比六九月之温煦。且丑中蓄水含金,干透两辛,支会丑酉,日主过泄,用神必在丙火。喜时中寅木,九寒回陽,丙火有根。人极纤美灵秀,早运壬癸,书香有阻,将来巳午未南方火地,前程未可限量。(新增)
八字:壬辰 壬寅 甲寅 庚午
大运: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同邑王姓造。俗以身强杀浅论,取庚金为用,谓春木逢金,必作栋梁之器,劝其读书必发;至三旬外,不但读书未售,而且家业渐销,嘱余推之。观其支坐两寅,乘权当令,干透两壬,生助旺神,年支之辰土,乃水之库,木之余气,能蓄水养木,不能生金,一点庚金,休囚已极,且午火敌之,壬水泄之,不惟无用,反为生水之病。大凡旺之极者,宜泄而不宜克,宜顺其气势,弗悖其性也。以午火为用,将来运至火地,虽不贵于名,定当富于利,如再守芸窗,终身误矣。彼即弃儒就经营,至丙午运,克尽庚金之病,不满十年,发财十余万,则庚金为病明矣。
八字:癸酉 甲子 癸亥 辛酉
大运:癸亥 壬戌 辛酉 庚申 己未 戊午 丁巳 丙辰
此福建人不知姓氏,庚午冬,余推之,大取金水运,不取火土。彼曰:金水旺极,何以又取金水?则命书不足凭乎?书曰:“旺则宜泄宜伤”,今满局金水,反取金水,是命书无凭矣。余曰:命书何为无凭?皆因不能识命中五行之奥妙耳。此造水旺逢金,其势冲奔,一点甲木枯浮,难泄水气,如止其流,反成水患,不若顺其流为美。初运癸亥,助其旺神,荫庇有余;一交壬戌,水不通根,逆其气势,刑耗并见;辛酉庚申,丁财并旺;己未戊午,逆其性,半生事业,尽付东流,刑妻克子,孤苦无依。此所谓“昆仑之水,可顺而不可逆也”。顺逆之机,不可不知也。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韩非子
- 法家
- 商君书
- 棠阴比事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茶经
- 随园食单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东游记
- 孽海花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中说
- 道家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古文观止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