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一 上篇·官杀
官杀混杂来问我,有可有不可。
【原注】杀即官也,同流共派者可混也;官非杀也,各立门墙者,不可混也。杀重矣,官从之,非混也;官轻矣,杀助之,非混也。败财与比肩双至者,杀可使官混也;比肩与劫财两遇者,官可使杀混也。一官而不有生印者,杀助之,非混也;一杀而遇食伤者,官助之,非混也。势在于官,官有根,杀之情依乎官;依官之杀,岁助之而混官,不可也。势在于杀,杀有权,官之势依乎杀;依杀之官,岁扶之而混杀,不可也。藏官露杀,干神助杀,合官留杀,皆成杀气,勿使官混也;藏杀露官,干神助官,合杀留官,皆从官象,不可使杀混也。
【任氏曰】:
杀即官也,身旺者以杀为官;官即杀也,身弱者以官为杀,日主甚强,虽无制不为杀困;正官相杂,但无根亦随杀行。去官不过两端,用食用伤皆可;合杀总为美事,合来合去宜清。独杀乘权,无制伏,职居清要;众杀有制,主通根,身掌权衡。杀生印生身,龙墀高步;身任财而财滋杀,雁塔题名。若杀重而身轻,非贫即夭;苟杀微而制过,虽学无成,在四柱总宜降伏,休云年逢勿制;以一位取为权贵,何必时上尊称。制杀为吉,全凭调剂之工借杀为权,妙有中和之理,但见杀凌衰主,究必倾家,弗谓局得杀神,遂许显豁。书支,“格格推详,以杀为重”,是以究之宜切,用之宜精。杀有可混不可混之理,如天干甲、丙、戊、庚、壬为杀,地支卯、午、丑、未、酉子,乃杀之旺地,非混也;天干乙、丁、己 、辛、癸为官,地支寅、巳、辰、戌、申、亥,乃官之旺地,非混也。如干甲乙支寅,干丙丁支巳,干戊己支辰戌,干庚辛支申,干壬癸支亥,以官混杀,宜乎去官;如干甲乙支卯,干丙丁支午,干戊己支丑未,干庚辛支酉,干壬癸支子,以杀混官,宜乎去杀,年月两干透一杀,年月支中有财,时遇官星无根,此官从杀势,非混也;年月两干透一官,年月支中有财,时遇杀星无根,此杀从官势,非混也,势在于官,官得禄,依官之杀,年干助杀,为混也;势在于杀,杀得禄,依杀之官,年干助官为混也。败财合杀,比肩敌杀,官可混也;比肩合官,劫财挡官,杀可混也,一官而印绶重逢,官星泄气,杀助之,非混也,一杀而食伤并见,制杀太过,官助之,非混也。若官杀并透无根,四柱劫印重逢,不但喜混,尚宜财星助杀官也。总之日主旺相可混也,日主休囚不可混也。今将杀分六等,此余所试验者,分列详细于后,以备参考。
一曰财滋弱杀格
己酉 丙寅 庚申 庚辰
乙丑 甲子 癸亥 壬戌 辛酉 庚申
此造以俗论之,春金失令,旺财生杀,杀坐长生,必要扶身抑杀,不知春金虽不当令,地支两逢禄旺,又得辰时印比帮身,弱中变旺,所谓木嫩金坚。若无丙火,则寅木难存;若无寅木,则丙火无根,必要用财滋杀,木火两字,缺一不可也。甲运入泮;子运会水生木,补廪;癸运有己土当头,无咎;亥运合寅,丙火绝处逢生,棘闱奏捷;壬戌支类西方,木火并伤,一阻云程,刑耗并见;辛酉劫刃肆逞,不禄,此造惜运走西北金水,若行东南木火,自然科甲联登,仕路显赫矣。
丙申 庚寅 庚申 辛巳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此造天干三透庚辛,地支两坐禄旺,丙火虽挂角得禄,无如庚辛元神透露,非火之禄支,是金之长生,用财滋杀明矣。辰运木之余气,采芹生色;巳运火之禄旺,科甲联登;甲午乙未,木火并旺,仕至藩臬。若以八字观之,此造不及前造,只因前造运行西北,此造运走东南。富贵虽定于格局,穷通全在运限,所谓命好不如运好?”,信然也。
二曰杀重用印格
戊子 甲寅 戊午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戊土生寅月寅时,土衰木盛,最喜坐下午火,生拱有情,正谓众杀横行,一仁可化。子水之财,生寅木不冲午火,其情协,其关通。尤羡运走南方火土,所以早登黄甲,出仕驰名。
己亥 丙寅 戊子 甲寅
乙丑 甲子 癸亥 壬戌 辛酉 庚申
此造观格局似胜前造,此财印坐长生,前则印逢财冲。不知前则坐下印绶,七杀皆来生拱,而日主坚固,此则财坐日下,反去生杀,助纣为虐。兼之运走西北,戊午年中乡榜,己丑中进士,此两年比劫帮身,冲去财星之妙也。壬运劫丙坏印;丁运外艰,遭回禄;戌过拱印虽稍有生色,亦是春月秋花。将来辛酉运中,木多金缺,泄土生水,合去丙火,灾祸岂能免耶?
戊辰 庚申 甲子 甲子
辛酉 壬戌 癸亥 甲子 乙丑 丙寅
此造木凋金锐,厚土生金,原可畏也,然喜支全水局,化其肃杀之气,生化有情。至癸亥运,科甲连登,早蒙仕路之光;丙寅丁卯,制化皆宜。仕路封疆,官途平坦,生平履险如夷。
戊午 丙辰 庚寅 丙戌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此造干透两杀,支全杀局,所喜戊土原神透出,是以化杀;寅木本要破甲印,尤喜会火,反培土之根源,巧借栽培。至己未运中,科甲连登;庚申辛酉,帮身有情,驰名宦海,裕后光前也。
癸亥 癸亥 丁卯 癸卯
壬戌 辛酉 庚申 己未 戊午 丁巳 丙辰
此造干透三癸,支逢两亥,乘权秉令。喜其无金,两印拱局,生化不悖,情而纯粹,辛酉庚申运中,蹭蹬功名,刑耗并见,已未交运,干制杀,支会印,功名层叠而上;接行戊午、丁巳、丙运,仕至观察,名利双辉。
三曰食神制杀格
戊辰 戊午 壬辰 甲辰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甲子
此造四柱皆杀,喜支坐三辰,通根身库,妙在无金,时透食神制杀。辰乃木之余气,正谓一将当关,群凶自败。至癸亥运,食神逢生,日主得禄,科甲连登;甲运仕县令;子运衰神冲旺,不禄。
庚申 庚辰 甲戌 丙寅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此造甲木生辰,虽有余气,但庚金并透,通根斫伐,最喜寅时禄旺,更妙丙火独透,制杀扶身。午运暗会火局,中乡榜;甲申乙酉杀逢禄旺,刑耗多端;直至丙戌运,选知县。
壬子 壬子 丙戌 戊戌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此造年月两逢壬子,杀势猖狂。喜其日时坐戌,通根身库,更妙戊土透出,足以砥定汪洋,尤羡运走东南,扶身抑杀。至乙卯运中,水临绝,火逢生,鹿鸣宴罢琼林宴,桂花香过杏花香,仕至郡守。
壬申 丙午 庚午 丙戌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此造两杀当权临旺,原可畏也。喜赖年干壬水临申,足以制杀;更妙无木,则水不泄,火无助。申运金水得助,发轫宫墙;酉运支类西方,早充观国之光,高豫南宫之选;后运金水,体用皆宜,由署郎出为郡守。
四曰合官留杀格
癸丑 戊午 丙午 壬辰
丁巳 丙辰 乙卯 甲寅 癸丑 壬子
此造火长夏天,旺之极矣。戊癸合而化为忌,还喜壬水通根身库;更妙年支坐丑,足以晦火养金而蓄水,则癸水仍得根,虽合而不化也。不化反喜其合,则不抗呼壬水矣。是以乙卯甲寅运,克土卫水,云程直上;至癸丑运,由琴堂而迁州牧;及壬子运,由治中而履黄堂,名利裕如也。
癸巳 戊午 丙午 壬辰
丁巳 丙辰 乙卯 甲寅 癸丑 壬子 辛亥 庚戌
此铁樵自造(乾隆三十八年四月十八日辰时),亦长夏天,与前造只换一丑字,天渊之隔矣。夫丑乃北方之湿土,能晦丙火之烈,能收午火之焰,又能蓄水藏金。巳乃南方之火,癸临绝地,杯水车薪,喜其混也。不喜其清也。彼则戊癸合而不化,此则戊癸合而必化,不但不能助杀,抑且化火为劫,反助陽刃猖狂。巳中庚金,无从引助,壬水虽通根身库,总之无金滋助,清枯之象,兼之运走四十载木火,生助劫刃之地,所以上不能继父志以成名,下不能守田园而创业,骨肉六亲,直同画饼,半生事业,亦似浮云。至卯运,壬水绝地,陽刃逢生,遭骨肉之变,以致倾家荡产。犹忆未学命时,请人推算,一味虚褒,以为名利自如,后竟一毫不验。岂不痛哉!且予赋性偏拙,喜诚实不喜虚浮,无谄态,多傲慢,交游往来,每落落难合,所凛凛者,吾祖吾父,忠厚之训,不敢失坠耳。先严逝后,家业凋零,潜心学命,为糊口之计。夫六尺之躯,非无远图之志,徒以末技见哂,自思命运不济,无益于事,所以涸辙之鲋,仅邀升斗之水。限于地,困于时,嗟乎!莫非命也!顺受其正云尔!
戊申 癸亥 丙午 壬辰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此造日主虽坐旺刃,生于亥月,究竟休囚;五行无木,壬癸并透,支逢生旺,各立门户。喜其合去癸水,不致混也;更妙运走东南木火,乡榜出身,宠赐传来紫闼,承宣协佐黄堂。
戊午 癸亥 丙戌 壬辰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丙戌日元,生于辰时,冲去库根,壬癸并透。喜其戊合,去官留杀;更喜年逢刃助,火虚有焰;更妙无金,稍胜前造。科甲出身,宿映台垣,重藉旬宣之职,猷分禹服,特隆锁钥之权。
壬申 丁未 丁未 癸卯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此造日月皆丁未,时杀无根,喜其壬水官星助杀,不宜合也。幸而壬水坐申,合而不化,申金为用,更妙运走西北金水,助起官杀,乡榜出身,仕榜连登,由县令而迁司马,位跻黄堂。
甲辰 己巳 戊辰 乙卯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戊土生于巳月,日主未尝不旺,然地支两辰,木之余气亦足。喜其合杀留官,官星坐禄,更妙运途生化不悖。所以早登云路,掌典籍而知制诰,陪侍从而应传宣也。
丙辰 辛卯 庚申 丁丑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此造春金虽不当令,喜其坐禄逢印,弱中变旺;丙辛一合,丁火独清,不但去杀,而且去劫,财无劫夺,官有生扶。尤妙运走东南木火,所以早遂青钱之选,兆人镜之芙蓉,作春官之桃李也。
丙辰 辛卯 乙亥 庚辰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乙亥日元,坐下逢生,又月令建禄归垣,足以用财。喜丙辛金弱,而去乙庚,木旺不从。乡榜出身,至丙申丁酉,火盖天干,未能显秩;究竟方金地,亦足以琴堂解愠,花院征歌也。
癸亥 戊午 壬午 己酉
丁巳 丙辰 乙卯 甲寅 癸丑 壬子
此造旺杀逢财,喜其合也。妙在癸水临旺,合而不化,则有情戊土,不抗壬水也。合而化,则无情化火,仍生土也。由此以推,运走东方木地,早遂青云之志;运走北方水地,去财护印,翔步天衢,置身日舍也。
五曰官杀混杂格
壬辰 壬子 丙寅 癸巳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此造壬癸当权,杀官重叠,最喜日坐长生,寅能纳水,化杀生身,时归禄旺,足以敌官;更妙无金,印星得用,煞势虽强,不足畏也。至丙运帮身,又逢己巳流年,去官之混,捷报南宫,出宰名区。
甲子 乙亥 己巳 丁卯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此造官遇长生,杀逢禄旺,巳亥虽冲破印,喜印木仍能生火,寅运合亥,化木生印,连登甲榜。庚辰辛巳制官服煞,失幡皂盖,出守大郡,名利两优。
丙辰 丁酉 庚午 戊寅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此造杀逢生,官得禄,喜其秋金秉令,更妙辰土泄火生金,不失中和之象;尤喜运走北方水地。庚子运冲去官根,鹿鸣方宴饮,雁塔又题名;辛丑壬寅运,横琴而歌解愠,游刃而赋烹鲜。
戊午 己未 壬申 辛亥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甲子 乙丑
此造官杀并旺当令,喜日坐长生,时逢禄旺,足以敌官挡杀。坐下印绶 ,引通财杀之气,运走西北金水之乡。所以少年科甲,裕经纶于管库,人推黼黻之工,乘抚宇于催科,世让文章之焕。
【任氏曰】:
官杀混杂者,富贵甚多。总之杀官当令者,必要坐下印绶,则其杀官之气流通,生化有情:或气贯生时,亦足以扶身敌杀。若不气贯生时,又不坐下印绶,不贫亦贱。如杀官不当令者,不作此论也。
六曰制杀太过格
辛卯 戊戌 丙辰 己亥
丁酉 丙申 乙未 甲午 癸巳 壬辰
时逢独杀,四食相制,年支卯木被辛金盖头,况秋木本不足疏土,所赖亥中甲木卫杀,至乙未运暗会木局,捷报南宫,名高翰苑:甲午运木死于午,合已化土,丁外艰:已巳年又冲去亥水,不禄。
辛卯 戊戌 丙辰 壬辰
丁酉 丙申 乙未 甲午 癸巳 壬辰
此亦一杀逢四制,所不及前造者,无亥卯之会也。虽早采芹香,以致蹭蹬秋闱纳捐瞩,仁路亦不能通达。喜时杀透露,行甲午运,无化土之患,然犹刑耗多端,而己身无咎。
壬辰 丙午 丙午 壬辰
丁未 戊申 乙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此杀逢四制,柱中印虽不见,喜其杀透食藏, 通根身库。总之夏火当权,水无金滋。至酉运,合去辰土,财星滋杀,发甲点中书;庚运仁版连登,入参军机;戌运,燥土冲动壬水之根,又逢戊土透出,紧制壬水,不禄。
甲寅 戊辰 壬辰 壬寅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此造五杀逢五制,土虽当权,木亦雄壮,幸日主两坐库根,又得比肩匡扶。壬申运,日主逢生,冲去寅木,名登桂籍,雁塔高标;接连癸酉二十年,由县令履黄堂。名利裕如。
庚申 戊寅 戊寅 庚申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此两杀逢四制,幸春木得时乘令,克不尽绝。至午运,补土之不足,去金之有余,登科擢县令:至甲申支,又逢食制,死于军功。
【任氏曰】:
与其制杀太过,不若官杀混杂之美也。何也?盖制杀太过,杀既伤残,再行制煞之运,九死一生。官杀混杂,只要日主坐旺,印绶不伤,运程安顿,未有不富贵者也。如日主休囚,财星坏印,即使独杀纯清,一官不混,往往忧多乐少,屈志难伸。学者宜审焉。
- 推荐作品:
- 经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史记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隋书
- 元史
- 魏书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辽史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东京梦华录
- 岭外代答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增广贤文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初刻拍案惊奇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孽海花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南游记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心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道家
- 阴符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浮生六记
- 日知录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