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价值
西域史地
《大唐西域记》为研究中国西北地区的历史地理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其记载的一百多个城邦、地区和国家中,有一部分在中国新疆境内。有关西域地区的古籍流传下来的不多,而《大唐西域记》不仅记载翔实,而且有的记载举世无双,足以弥补正史地理志、西城传记之阙。如关于于阗地区从中原输人并开始养蚕的最早记载,就见于《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记载了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全书介绍的国家多数都涉及到一些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但该书并非历史人物传记,只是一部地理志,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是玄奘参谒名人故地、观看遗存文物时引发出来的。书中记载的历史事件尽管都与佛教有关,但对考察该国的政治状况也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南亚史地
《大唐西城记》是研究古代中亚和南亚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印度以及中亚、南亚各国,本地流传下来的古代历史文献很少,许多重要历史事件靠外国人的记载保存下来。对印度历史文化的记载,玄奘以前的那一些著作都比较简略。《大唐西域记》保留了十分丰富的资料,因而显得格外可贵。印度历史学者马宗达在其《古代印度》一书中说:我们记述的有关曷沙伐弹那的绝大部分事实都来自一个游方僧的惊人的记载。此外,这些记载还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印度当时情况的图画,,这种图画是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要回顾7世纪以前的印度历史,不能不依靠《大唐西域记》。
这部书保存了大量的印度史料。在唐玄奘之前,印度的历史几乎一片空白。对于有着悠久文明的印度宗教、古代地理来说,这部书是主要的史料。印度的历史学家表示:如果没有玄奘, 重建印度历史几乎是不可能的。比如印度的重要历史遗迹王舍城、那烂陀寺就是根据《大唐西域记》发掘出的。可以说,如今几乎找不到一本讲古代印度问题而不引用《大唐西域记》的书。至于佛教史料,书中记述的就更多了。
佛教史地
《大唐西域记》从佛教徒的视角记载了印度佛教史上的几次结集、佛教古迹、建筑教派及其分布、佛事活动和僧侣生活等,成为研究印度佛教文化的不可或缺的著作。是书对古印度许多城邑和寺院的地理位置的描述,为考古发掘提供了线索,如规模庞大的那烂陀寺遗址和艺术瑰宝阿旃陀石窟等著名文化古迹,主要是根据《大唐西域记》所提供的线索发掘和复原的。
中西交通
《大唐西域记》为研究古代中西交通提供了资料。它勾画了一幅从中国新疆起,西抵伊朗和地中海东岸,南达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北到中亚细亚和阿富汗东北部,东到今印度支那半岛的中外交通的地图。从有关唐初政治形势的信息迅速传递至印度一事,可见两地之间的交往联系是比较密切的。
通俗文学
《大唐西域记》文笔绚丽,是游记中的佳品。其记事叙物写景,富有文学意味。如记述的与佛教有关的传说故事、有人物、有情节,构思精巧,想象奇特,引人入胜,因此得以在中国流传,并对中国的俗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推荐作品:
- 经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尔雅
- 谷梁传
- 易经
- 中庸
- 大学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旧唐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逸周书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别史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华阳国志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投笔肤谈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渊海子平
- 天玉经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龙文鞭影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花月痕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杨家将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中说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别集
- 冰鉴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