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价值
温大雅在李渊起兵之后,既专掌文翰,所撰当得自所记所闻,比较翔实。今以是书所记内容与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的有关记载相互参读,便发现略有异同。如本书谓太原起兵是李渊的主意,新、旧唐书本纪和通鉴则归其功于李世民。
李渊进军长安途中,于时秋霖未止,道路泥深,并受隋军拦阻,时有流言者,云突厥欲与武周南入,乘虚掩袭太原。李渊为此,集大郎二郎等商讨对策,建成兄弟共谋反对回师太原,坚定地表示,若不杀老生而取霍邑,儿等敢以死谢。这一建议,得到了李渊的赞赏。《通鉴》记载两兄弟建议被李渊否决之后,李世民哭谏制退兵并连夜追赶先一步退兵的李建成。根据唐俭墓志铭和墓碑和裴寂墓志铭看,李世民在圣情仁恻,不忍战民——裴寂墓志铭。,战旋师,,方谋后举。——唐俭墓碑后,的确曾经带着裴寂和唐俭劝说过李渊,哭谏追师应当是存在的,只是《起居注》作者省略了劝说的详细过程。平阳公主率领义军襄助父亲,引精兵万人与秦王会渭北。绍及主对置幕府,分定京师,号娘子军有克定之勋《起居注》记载义军其他人物独不见公主记载,有缺失。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尔雅
- 易经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史记
- 明史
- 旧唐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金史
- 梁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史通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国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慎子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农家
- 农桑辑要
- 本草纲目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艺舟双楫
- 茶经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笑林广记
- 论衡
- 名贤集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东游记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说岳全传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唐摭言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悟真篇
- 诗文评
- 别集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