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六 为政篇·致九弟·述弟为政优于带兵
沅弟左右:
昨信书就未发,初五在王六等归,又接弟情,报抚州之复,他郡易而吉安难。余固恐弟之焦灼也,一经焦躁,则心趣少佳,办事不能妥善;余前年所以废驰,亦以焦躁故尔。总宜平心行气,稳稳办去。
余前言弟之职;以能战为第一义,爱民第二,联络各营将士、各省富绅为第三。今此天暑,因弟体素弱,如不能兼顾,则将联络一层稍为放松。即第二层亦可不必认真。惟能战一层,则刻不可懈。目下濠沟究有几道?其不甚不可靠者,尚有几段?下次详细见告。
九江修濠六道,宽深各二丈,吉安可仿为之否?弟保同知花翎,甚好甚好!将来克复府城,自可保升太守,吾不以弟得官阶为喜,喜弟之吏才更优于将才,将来或可勉作循吏,切实做几件施泽于民之事,门户之光也!阿兄之幸也!(咸丰八年五月初六日)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诗经
- 左传
- 仪礼
- 孝经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宋史
- 清史稿
- 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金史
- 陈书
- 南齐书
- 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史评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近思录
- 潜夫论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千金方
- 洗冤集录
- 温病条辨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谱录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道家
- 列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词源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