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存孝打破石岭关
存孝打破石岭关
却说把关将乃并州人氏,姓郑名存当,其弟名存惠,守函谷城。二人骁勇,是黄巢拨来守关。哨马报告,晋王人马到来。
存当使存惠引军一万,离函谷城,前宋布阵于野。晋王遣薛阿檀先引马军一万五千,浩浩荡荡,塞野而来。存惠出马与薛阿檀打话,阿檀使宝刀一口与存惠战,存惠大败而走,阿檀背后赶来。李存孝、安休休都到,踏平村落,围住函谷,存惠上城守护。原来函谷城郭坚固,濠堑深险,连围七日,攻打不下。薛阿檀进计与李存孝曰:“城中无水少柴,古语有云,民非水火不生活,连围七日,军民已慌,不如暂且收军,如此如此,唾手可得。”存孝曰:“此计甚妙。”即时告于晋王,着令字旗,传言诸将,尽皆退军。当晚存孝断后,各部兵渐渐撤退。存惠此时于城上观看,军兵退了,恐有计策,只开西门,令人哨探,果然去远,纵令军民出城,打柴取水,只限三日。众皆惧唐军再来,多打柴薪入城,乱乱纷纷,出入难以盘诘。第三日,人报晋王人马又到,军民竟奔人城。存惠领兵上城守护,存当自引本部兵将,各门提调,守至三更,忽见城门里一把火起,存当急来救时,城边转过一人,手持大刀,斩存当于马下。随后,十余骑勇士,杀散军士,斩开门锁,放存孝军马入城。存惠从东门弃城而走。存孝、安休休却得了此城,遂重赏各军。原来是薛阿檀献的计,故意退军,却扮作打柴军人,杂在百姓伙内,挑柴入城,当夜里应外合,得了此城。
却说郑存惠退守石岭关,遣飞报急奔长安,奏知失了函谷城等情。黄巢闻奏此事,遂唤大将柳彦璋、齐克让带一万人马,替存惠守石岭关,二人领命,星夜便往。
却说柳彦璋、齐克让到石岭地方,吩咐军校监守关隘,并不出战。存孝命军人于关下辱骂。柳彦璋大怒,要提兵下关,克让谏曰:“不可与战,待后新军来时,自有主意。”存孝军士日夜轮流数番来骂,彦璋只要厮杀,被克让苦苦哀告,当时过了五、六日,柳彦璋在关上看时,直北兵都下了马,坐在关前草地上辱骂,多半困倦就睡。柳彦璋传令,点起军士,绰枪上马,开关杀将下来。克让恐怕有失,领兵随后赶来,直北兵将弃甲曳兵而走。彦璋得胜,迤逦赶来。克让急骤马来追,请彦璋回兵。只听得一声炮响,背后薛阿檀杀来,彦璋抵敌不住,折军大半,杀出重围,彦璋、克让急奔回关。其时,喊声大振,金鼓齐鸣,山背后两军齐出,左是李存孝,右是安休休,一同赶来。彦璋等弃关而走,薛阿檀直杀过石岭关,连夜追败兵,赶数十里,正撞着巢将孟绝海领兵来,救了柳彦璋等一军,翻身直赶到关下。存孝救薛阿檀上关,盂绝海自回。当日,存孝插立大唐旗号。有诗单赞存孝独取石岭关一绝云:
奉命驱军往帝都,那堪厄险实难图,
将军不是英雄汉,安得崔嵬作坦途。
存孝随即遣将迎晋王上关,停兵歇马。却说晋王正在营中惶惑,忽报存孝遣一将来,迎大王上关。晋王大喜,传下号令,人马一齐上关。程敬思曰:“此去河中不远,河中是长安的后门,朝廷金牌调取二十八镇诸侯,会兵彼处,久等大王兵到,协力破巢,不可久停,速宜进兵。”于是,晋王传令,即日拔寨,会齐起程,望河中进发,未知后事若何,且听下回分解。
逸狂诗曰:
函谷关连石岭关,英雄打破未为难,
河中各镇诸侯会,共灭黄巢旦夕间。
卓吾子评:
存孝才挂先锋印,即便出席,移时擒伏安、薛二将,其锋果先。至于攻函谷、破石岭,探囊而得,巢兵不足平矣。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正史
- 史记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说苑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兵家
- 六韬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法家
- 商君书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类书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中说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