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洪(阳)
洪脉:下极大。《脉经》。来盛去衰。《素问》。来大去长。通真子。
洪脉在卦为离。在时为夏。在人为心。《素问》谓之大。亦曰钩。滑氏曰:来盛去衰如钩之曲。上而复下。应血脉来去之象。象万物敷布下垂之状。
詹炎举言:如环珠者非。《脉诀》云:季夏宜之。秋季冬季。发汗通肠。俱非洪脉所宜。盖谬也。
【体状诗】
脉来洪盛去还衰,满指滔滔应夏时,若在春秋冬月分,升阳散火莫狐疑。
【相类诗】
洪脉来时拍拍然,去衰来盛似波澜,欲知实脉参差处,举按弦长愊愊坚。
洪而有力为实。实而无力为洪。
【主病诗】
脉洪阳盛血应虚,相火炎炎热病居,胀满胃翻须早治,阴虚洩痢可踌躇。
寸洪心火上焦炎,肺脉洪时金不堪,肝火胃虚关内察,肾虚阴火尺中看。
洪主阳盛阴虚之病。洩痢失血久咳者忌之。
经曰:形瘦脉大多气者死。曰:脉大则病进。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左传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南齐书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近思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司马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术数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鬼谷子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狄公案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