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北山酒经》内容摘要
酒之作尚矣。仪狄作酒醒,杜康秣酒,岂以善酿得名,盖抑始于此耶!
酒味甘辛,大热有毒,虽可忘夏,然能作疾,所谓腐肠、烂胃、溃髓、蒸筋。而刘训《养生论》:酒所以醉人者,曲蘖气之故尔。曲蘖气消,皆此为水。昔先王诰庶士无彝酒,又曰只认酒吉天之命,民作酒惟礼而已。六彝有舟,所以戒其覆;六尊有罂,所以戒其淫。陶侃剧饮,亦自制其限。后世以酒为浆,不醉反耻。岂知百药之长,黄帝所以治疾耶。大率晋人嗜酒,孔群作书族人,今年林得七百胜,不了曲蘖事;王忱三日不饮酒,觉形神不复相亲。至于刘、,殷、嵇、阮之徒,尤不可一日无此,要之酣放自肆,托于曲蘖以逃世网,未必真得酒中趣尔。古之所谓得全于酒者,正不如此。是知狂药自有妙理,岂特浇其胸中之磊块者耶!五斗先生弃官而归,耕于东皋之野,浪身醉乡,投身不近,以谓给绳之政已薄矣。虽黄帝华胥之游,殆谓有之过之。由此观之,活之境界岂铺啜者所能与知哉!懦学之士如韩愈者,犹不足以知此,反悲醉乡之徒为不退。大哉,酒之于世也!礼天地,事鬼神,射乡之饮,鹿呜之歌,,宾主拜,左右秩秩,上至缙绅,下逮闾里,诗人墨客,渔夫樵妇,无一可以缺此。投闭自放、接襟露腹,便然酣睡于江湖之上;扶头解醒,忽然而醒,虽道术之士炼阳消阴,饥肠如筋,而熟之液亦不能去,惟胡人禅律以此为戒。嗜者至于濡首败兴,失理伤生,往往屏爵弃卮,焚折,终身不复知其味者,酒复何过耶?平居无事,污模斗酒,发狂荡之思,助江山之兴,秋声暮雨,朝登糟丘,暮游曲封,御魑魅于烟风,转炎荒为净士,酒之功力其近于道耶前,,而不知其视,穷泰建顺,特戏事尔!彼饥饿其身,焦劳其思,牛衣发儿女之悲,泽畔有可怜之色与酒游者,死生惊惧交杯,又乌足以议此哉!舱夷大人,以酒为名,合垢受侮,与世浮况。而彼骏人,高自标持,分别黑白,且不足于全身远害,犹以为推我独醒。善乎,酒之移人也!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十三经
- 诗经
- 孝经
- 孟子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旧唐书
- 魏书
- 南史
- 北史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纪事本末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菜根谭
- 幼学琼林
- 说苑
- 盐铁论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医学源流论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清代名人轶事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山海经
- 水浒传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南游记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河东记
- 白牡丹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伯牙琴
- 词源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