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外篇·任能
或曰:“尾大於身者,不可掉;臣贤於君者,不可任。故口不容而强吞之者必哽,才非匹而安仗之者见轻。”
抱朴子曰:“诡哉,言乎!昔者荆子总角而摄相事,实赖二十五老,臻乎惠康。子贱起家而治大邦,实由胜己者多,而招其弘益。齐桓杀兄而立,鸟兽其行,被发彝酒,妇闾三百,委政仲父,遂为霸宗;夷吾既终,祸乱亟起。鲁用季子二十余年,内无秕政,外无侵削;人之亡没,殄瘁响集。岂非才所不逮,其功如彼;自任其事,其祸如此乎!”
“汉高决策於玄帏,定胜乎千里,则不如良平;治兵多而益善,所向无敌,则不如信布;兼而用之,帝业克成。故疾步累趋,未若托乘乎逸足;寻飞逐走,未若假伎乎鹰犬。夫劲弩难彀,而可以摧坚逮远;大舟难乘,而可以致重济深;猛将难御,而可以折冲拓境;高贤难临,而可以攸叙彝伦。
“昔鲁哀庸主也,而仲尼上圣,不敢不尽其节;齐景下才也,而晏婴大贤,不敢不竭其诚。岂有人臣当与其君校智力之多少,计局量之优劣,必须尧舜乃为之役哉!何事非君?何使非民?耻令其君不及唐虞,此亦达者之用心也。”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诗经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旧唐书
- 宋书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别史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医家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水浒传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中说
- 知言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