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葛洪的文学思想深受王充和陆机的影响,并有所发展。他要求文章发挥社会作用,移风易俗,讽谏过失。认为立言者贵于助教,而不以偶俗集誉为高。他反对贵古贱今,认为今胜于古,指出且夫《尚书》者,政事之集也,然未若近代之优文诏策军书奏议之清富赡丽也。《毛诗》者,华彩之辞也,然不及《上林》、《羽猎》、《二京》、《三都》之汪?博富也。他认为文学风气当随时推移,指出古者事事醇素,今则莫不雕饰,时移世改,理自然也。葛洪提倡文学创作要雕文饰辞,,并主张德行与文章并重。他说:文章之与德行,犹十尺之与一丈,谓之余事,未之前闻。他还进而提出本不必皆珍,末不必悉薄的论点,从而突破了儒家德本文末的思想藩篱。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十三经
- 诗经
- 孝经
- 孟子
- 谷梁传
- 中庸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梁书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蛮书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儒家
- 三字经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盐铁论
- 近思录
- 帝范
- 潜夫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管子
- 商君书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杂家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论衡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鬼神传
- 十二楼
- 花月痕
- 南游记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河东记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道家
- 老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刘子
- 古文观止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