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合战
凡兵散则势弱,聚则势强,兵家之常情也。若我兵分屯数处,敌若以众攻我,当合军以击之。法曰:“聚不聚为孤旅。”
凡是兵力分散,战斗力就薄弱;兵力集中,战斗力就强大,这是兵家通常所熟识的一般原则。如果我军分兵屯驻多处,敌人大军向我进攻,我就应当集中兵力予以迎击。诚如兵法所说:“应该集中兵力时而不集中,就成为自己削弱自己的‘孤旅’了。”
开元时,吐蕃入寇,报新城之役,晨压官军,众寡不敌,师人皆惧焉。王忠嗣策马而进,左右驰突,如此无不辟易,出而复合,杀数百人,贼众遂乱。三军翼而击之,吐蕃大败。
唐玄宗开元年间,吐蕃军进犯大唐边界,企图报唐军进驻新城之仇。吐蕃军一大早就迫近唐军营阵。由于双方兵力相差悬殊,唐军士兵人人恐慌。但唐军将领王忠嗣,却以无所畏惧的姿态策马迎战敌人,他挥军向敌人左右两翼奔驰突击,所到之处敌人无不惊惧而退。冲进冲出杀死敌军数百人,致使吐蕃溃不成军。接着王忠嗣乘敌人混乱的时机,集中三军兵力对敌实施猛烈侧击,吐蕃军大败。
- 推荐作品:
- 史
- 十三经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金史
- 陈书
- 南齐书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唐才子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国语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中论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葬书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艺舟双楫
- 谱录
- 茶经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宣室志
- 西游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鬼神传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海上花列传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僧伽吒经
- 道家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随园诗话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