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围战
凡围战之道,围其四面,须开一角,以示生路,使敌战不坚,则城可拔,军可破。法曰:“围师必阙。”
凡是围攻城邑作战的法则,即使能够四面包围守城之敌,也要虚留一个缺口,向敌人显示有逃生之路,从而动摇敌人固守坚城的决心,待敌人争相出城逃命之时而击之,这样,既能够进攻占领城邑,又能消灭敌军。诚如兵法所说:“包围敌人时要留有缺口。”
汉末,曹操围壶关,攻之不拔。操曰:“城拔,皆坑之。”连月不下。曹仁言于曹操曰:“围城必示活门,所以开其生路也。今公告之必坑,使人人自为守。且城固而粮多,攻之则士卒伤,守之则延日久。今钝兵坚城下,攻必死之敌,非良策也。”操从之,乃拔其城。
东汉末年,曹操率军围攻壶关,久攻不克,曹操下令说:“城破之日,将城中人全部活埋。”可是,连攻几个月还是攻不下该城。这时,曹仁向曹操建议说:“围攻城邑一定要虚留缺口,以示其有逃生之路,目的在于向敌人敞开生路以动摇其守城决心。而今您却告诉他们只有死路一条,这样便迫使他们人人拼死守城。况且该城坚固而粮食充足,如果强攻就会造成将士伤亡,围困就会旷日持久。现在我们陈兵于坚城之下,以进攻拚死守城的敌人,这并不是行之有效的良策啊。”曹操听后采纳了曹仁的建议,最后终于迫使守敌投降而进占了壶关城。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仪礼
- 孟子
- 尔雅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晋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陈书
- 逸周书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吴船录
- 庐山记
- 史通
- 儒家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慎子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淮南子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警世通言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孽海花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道家
- 列子
- 抱朴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子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刘子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训蒙骈句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