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零四 惠
历史来源
「惠」源出:
出自姬姓。以谥号为氏。周朝有君王名阆,于公元前676-前652年在位,死后谥号为"惠",史称周惠王。其支庶孙以其谥"惠"为氏。
家族名人
惠施
战国时宋国人,与庄周为友,是名家代表之一。主张"合同异"说,认为一切差别、对立是相对的。庄子称"惠施多方,其书五车",着有《惠子》一篇。
惠士奇(公元1671-1741年)
字仲儒,清代江苏吴县人。家有红豆斋,人称红豆先生,官至侍读学士,继承其父惠周惕之学,专攻经史,着有《易说》、《礼说》、《春秋说》等书。次子惠栋承继家学,对诸经多所探究,著作颇丰,有《易汉学》、《古文尚书考》、《九经古义》、《松崖文抄》等。
惠直
字子温,宋代当涂人,崇宁年间(公元1102-1106年)进士,历任德化主簿、歙州推官、太常博士。最初名叫直方,后去"方"留"直",改姓名为惠直,意在保留正直之名。
惠希孟
字秋崖,元代江阴人,天资聪慧,博涉群书,着有《易象钩玄》、《杂礼纂要》、《家范》等书。其兄惠希颜,弟惠希点无子嗣,希孟奉兄抚弟,相爱无间。
地望分布
山东省东南部诸城、胶南一带
陕西省长安县西
- 推荐作品:
- 史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仪礼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正史
- 史记
- 后汉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新五代史
- 金史
- 辽史
- 陈书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孙子兵法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法家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氾胜之书
- 伤寒论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渊海子平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艺舟双楫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梦溪笔谈
- 论衡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白牡丹
- 独异志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