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一十四 邴
历史来源
「邴」源出:
一、据《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所载,春秋时晋大夫邴豫,食邑于邴,因以为氏。
二、又,"邴"亦作"枋",为泰山下邑,居此者以为氏。齐国亦有邴邑,而亦有邴氏。《左传》载齐国大夫邴意兹,《史记》作"秉意兹",可见"邴"氏与"秉"氏相通。《路史》载:楚公族有秉氏。《通志·氏族略》载:汉有秉宽。
家族名人
邴原
东汉朱虚人。少时与管宁俱以高尚情操而著称,勇敢而有谋略。居乡里,游学之士,教授之声不绝。后归附曹操,官至武官将长史。少孤家贫,曾过学馆而泣,师问其故,答:无资求学。师曰:苟欲学,不须资。乃发愤读书,成为名士。
邴郁
晋代城阳人,邴原之曾孙。洁身自好,与高密人刘鲕,并有高名。晋成帝司马衍广求异行之士,以博士征召,邴郁以有病推却不赴。
邴汉
汉代琅琊人,因品行高洁被征用,官至京兆尹,后升为太中大夫。王莽篡权后,告老还乡,不愿同流合污。
邴辅
后赵栎阳人,好学而多才,善于构思。后赵国都襄国(今河北省邢台县)的宫殿台榭皆为其所营造,被后赵统治者石勒封为材官将军。
地望分布
山东省曲阜、泗水一带
山西省临汾县西南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十三经
- 尚书
- 礼记
- 孝经
- 论语
- 公羊传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周书
- 梁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奉天录
- 平宋录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庐山记
- 政书
- 史通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说苑
- 盐铁论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素书
- 孙膑兵法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韩非子
- 管子
- 慎子
- 棠阴比事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杂家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风俗演义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红楼梦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幻中游
- 春秋配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日知录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牡丹亭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