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六十 韶
历史来源
1、出自有虞氏,以乐曲名为氏。上古舜为部落首领时,他的乐官作了一首名叫《韶》的曲子,优美动听《论语》中记载,孔子曾在齐国听了《韶》乐,“三月不知肉味”。舜臣乐官的后代子孙以其祖上所作曲名为姓,称韶姓。望族居于太原郡,就是今天的山西省太原市。
2、发源于粤北韶州,以地名为氏。现在广东省的曲江、乐昌、仁化、乳源、翁源、英德六县,自隋代以来,称为韶州,我国的韶氏便发源于这个地方。根据《寰宇记》所记载,韶州这个地方有韶石,早在4000多年以前,圣君虞舜曾在南巡时到过这里,登韶山奏韶乐,因此得名。所谓韶石,是广东省曲江县北方的一个自然奇观,迤逦而东,共有36块奇形巨石,韶州因韶石而得名,古代的当地先民又以地为姓氏而姓韶。
家族名人
韶护:陕西省岐山人,明朝官员,在洪武年间做朝廷的官。那时明朝刚取得天下,好些事情都有待人们从头做起。韶护为官。非常用心尽力,力求办好办快,当时人们都赞扬他,朝廷于是升了他的官职。后以勤恪敏达、事无凝滞而由户部主事改任星山典史,继又擢升为按察佥事。
迁徙分布
(缺)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上古时候,舜帝是著名的氏族首领,他的部落里面有人作了一首曲子,叫作“韶”乐,非常动听。这一首曲子,当时就光为流传,后来到了春秋时代还有人能演奏。有一次孔子到齐国去,听到齐王的乐师演奏这首韶乐,觉得美妙无比,被深深地吸引注了,竟然“三月不识肉味”。创作这首韶乐的乐官的后代,以这首韶乐为荣,于是有的以韶作为姓氏,称为韶姓的最早起源。韶姓还有另一支,起因是以地名为姓。据《姓苑》云:“开封有此姓,望出太原。”古代有地名叫韶州大约就在现在河南省开封一带,那里的人以居住地的名为姓氏,世代相传,是韶姓的另一个来源。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诗经
- 礼记
- 仪礼
- 易经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庐山记
- 政书
- 史评
- 儒家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中论
- 兵家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法家
- 商君书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洗冤集录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滴天髓阐微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茶经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东周列国志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东游记
- 孽海花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杨家将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总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