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百四十八 步
历史来源
1、出自姬姓,是以封邑命名的姓氏。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叔虎,他有三个儿子:称、芮、义。义后来生了扬,扬被封于步邑。人称步扬。他的后代于是以邑为姓,称为步氏。
2、出自北方鲜卑族三字姓所改。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步鹿根氏,入中原后逐渐与汉文化融合,后改为单姓步氏,称步姓。
家族名人
步熊:字熊叔。晋朝人。爱好占卜术,门徒很多。赵王厅到他的名声后,请他来占卜。步熊于是对别人说,赵王的死已经不远了,没有什么好占的。赵王听了以后很生气,派了将士去杀他,他施了伎俩逃了出来。跑到成都王颖处,颖失败以后,步熊被杀。
孙权作讨虏将军时,他为主记,后官至丞相。观其起居住处,仍像是个儒生。在西陵戌守20年,
步骛:字子山。三国时期吴国淮阴人。当时遇到天下大乱,他于是迁居到江东去隐居避难。每日种瓜糊口,博研道艺,广览群书,夜里就看书钻研。他性格宽宏,颇得人心,喜怒不形于声色,“而内外肃然。”后来,孙权为讨虏将军,召他为主记,因为他能文能武,又升迁为将军左护军,封为临湘侯,拜为骠骑大将军,屡立战功。他精通兵法,用兵神速,特别在危机的时候,能解围营救,其人品甚受到敌方的敬佩。
步叔乘:春秋末年齐国人。步叔氏,名乘,字子车。孔子弟子,以贤名配祀孔庙。
迁徙分布
(缺)步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步氏源自春秋时期的晋国公族,是以地为姓的姓氏。根据《元和姓纂》与《潜夫论》等古籍记载,《左传》上曾说,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却步阳的先人食采于步这个地方,后来他们就以自己的祖宗的采邑为名为姓,世称步氏。步氏发祥于山东,后来很快向南发展,自山东移向江苏长江以南,自三国时期开始在东吴所在地的江南地区,为整个家族奠定了稳固的基矗春秋时期的齐国也有步氏人家。距今大约2500年前,孔子的门徙中有一位叫步叔乘,就是当时的齐国人,也就是今天的山东人。另一支步氏,根据《元和姓纂》上的记载说,曾有一位步毅,由出自却氏。此外,《魏书·官氏志》上说,曾有步鹿氏改复姓为单姓步氏。望族居于平阳郡,就是现在的山西省临汾县西南。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十三经
- 诗经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尔雅
- 公羊传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金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荀子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农家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随园食单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酉阳杂俎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古今谭概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小五义
- 幻中游
- 小八义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幽梦影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