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公二十一年
【原文】
【传】
二十一年夏五月,越人始来。
秋八月,公及齐侯、邾子盟于顾。齐人责稽首,因歌之曰:“鲁人之皋,数年不觉,使我高蹈。唯其儒书,以为二国忧。”是行也,公先至于阳穀。齐闾丘息曰:“君辱举玉趾,以在寡君之军。群臣将传遽以告寡君,比其复也,君无乃勤。为仆人之未次,请除馆于舟道。”辞曰:“敢勤仆人?”
【翻译】
【传】
二十一年夏季,五月,越国人第一次来鲁国。
秋季,八月,鲁哀公和齐平公、邾隐公在顾地结盟。齐国人责备从前叩头而哀公不相应回礼那件事,因而唱歌说:“鲁人的罪过,几年还没有自己察觉,使我们发怒暴跳。正由于他们只拘泥儒家之书,造成了两国苦恼又忧愁。”这一趟,哀公先到阳穀。齐国的闾丘息说:“劳驾君王亲自光临,来慰劳寡君的军队,臣下们将要用驿车向寡君报告。等到他们报告回来,君王未免太劳累了。由于仆人没有准备好宾馆,请在舟道暂设行馆。”哀公辞谢说:“岂敢烦劳贵国的仆人?”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汉书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北史
- 辽史
- 陈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政书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慎子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古画品录
- 园冶
- 杂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西游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子不语
- 鬼神传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绣云阁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刘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曾国藩家书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