僖公六年
【原文】
【经】
六年春,王正月。
夏,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曹伯伐郑,围新城。
秋,楚人围许。诸侯遂救许。
冬,公至自伐郑。
【传】
六年春,晋侯使贾华伐屈,夷吾不能守,盟而行。将奔狄。郤芮曰:“后出同走,罪也。不如之梁。梁近秦而幸焉。”乃之梁。
夏,诸侯伐郑,以其逃首止之盟故也。围新密,郑所以不时城也。
秋,楚子围许以救郑。诸侯救许,乃还。
冬,蔡穆侯将许僖公以见楚子于武城。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绖,士舆榇。楚子问诸逢伯。对曰:“昔武王克殷,微子启如是。武王亲释其缚,受其璧而祓之。焚其榇,礼而命之,使复其所。”楚子从之。
【翻译】
【经】
六年春季周历正月,无事。
夏季,僖公与齐侯、宋公、陈侯、卫侯、曹伯一起攻打郑国,围困新城。
秋季,楚国围困许国,各诸侯国于是救援许国。
冬季,僖公从攻打郑国的战场回国。
【传】
六年春季,晋献公派遣贾华率军进攻屈地。夷吾守不住,和屈人订立盟约然后出走。准备逃亡到狄。郤芮说:“在重耳之后离开而且同样逃到狄,这就表明你有同谋的罪过。不如去梁国。梁国接近秦国而又得到它的信任。”于是夷吾就到了梁国。
夏季,诸侯进攻郑国,因为郑国逃避首止那次结盟的缘故。诸侯军包围了新密,这就是郑国在不宜动土筑城的时令而筑城的缘故。
秋季,楚成王出兵包围许国来救援郑国。诸侯出兵救援许国,楚军于是回国。
冬季,蔡穆侯带领许僖公到武城去见楚成王。许男两手反绑,嘴里衔着璧玉,大夫穿着孝服,士抬着棺材。楚成王询问逢伯。逢伯回答说:“从前武王打胜殷朝,微子启就是这样做的。武王亲自解开他的捆绑,接受他的璧玉而举行扫除凶恶之礼,烧掉他的棺材,给以礼遇而命令他,让他回到原地原位去。”楚成王接受了逢伯的建议。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十三经
- 诗经
- 孝经
- 孟子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清史稿
- 隋书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梁书
- 辽史
- 陈书
- 明季南略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地理
- 都城纪胜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小窗幽记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渊海子平
- 葬书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谱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红楼梦
- 搜神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鬼神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幻中游
- 小八义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中说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文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别集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