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第六 治卒中五尸方
治卒中五尸方
五尸者(飞尸、遁尸、风尸、沉尸、尸注也,今所载方兼治之),其状腹痛,胀急,不得气息,上冲心胸,旁攻两胁,或?块涌起,或挛引腰脊,兼治之方。
灸乳后三寸,十四壮,男左女右。不止,更加壮数,瘥。
又方:灸心下三寸,六十壮。
又方:灸乳下一寸,随病左右,多其壮数,即瘥。
又方:以四指尖其痛处,下灸指下际数壮,令人痛,上爪其鼻人中,又爪其心下一寸,多其壮,取瘥。
又方:破鸡子白,顿吞之。口闭者,纳喉中摇顿令下,立瘥。
又方:破鸡子白,顿吞七枚。不可,再服。
又方:理商陆根,熬以囊贮,更番熨之,冷复易。虽有五尸之名,其例皆相似,而有小异者(飞尸者,游走皮肤,洞穿脏腑,每发刺痛,变作无常也;遁尸者,附骨入肉,攻凿血脉,每发不可得近,见尸丧、闻哀哭便作也;风尸者,淫跃四肢,不知痛之所在,每发昏恍,得风雪便作也;沉尸者,缠结脏腑,冲心胁,每发绞切,遇寒冷便作也;尸注者,举身沉重,精神错杂,常觉?废,每节气改变,辄致大恶,此一条别有治后熨也)。凡五尸,即身中死鬼接引也,共为病害,经术甚有消灭之方,而非世徒能用,今复撰其经要,以救其敝方。
雄黄一两,大蒜一两。令相和似弹丸许,纳二合热酒中,服之,须臾,瘥。未瘥,更作。
已有?者,常蓄此药也。
又方:干姜、桂,分等。末之,盐孔指撮,熬,令青末,合水服之,即瘥。
又方:捣蒺藜子蜜丸服。如胡豆,二丸,日三。
又方:粳米二升。水六升,煮一沸服之。
又方:猪肪八合。铜器煎,小沸,投苦酒八合,相和,顿服,即瘥。
又方:掘地作小坎,水满中,熟搅,取汁服之。
又方:取屋上四角茅,纳铜器中,以三赤,布覆腹,着器布上,烧茅令热,随痛追逐,下痒,即瘥。若瓦屋,削取四角柱烧之,亦得极大神良者也。
又方:桂一赤,姜一两,巴豆三枚。合捣末,苦酒和如泥,以敷尸处,燥,即瘥。
又方:乌臼根(锉)二升。煮令浓,去滓,煎汁,凡五升,则入水一两,服五合至一升,良。
又方:忍冬茎叶(锉)数斛。煮令浓,取汁煎之,服如鸡子一枚,日二三服,佳也。
又方:烧乱发,熬杏仁等分。捣膏,和丸之,酒服,桐子大三丸,日五六服。
又方:龙骨三分,藜芦二分,巴豆一分。捣,和井花水服如麻子大,如法丸。
又方:漆叶曝干。捣末,酒服之。
又方:鼍肝一具。熟煮,切。食之令尽,亦用蒜薤。
又方:断鳖头烧末。水服,可分为三度,当如肉者,不尽,后发更作。
又方:雄黄一分,栀子十五枚,芍药一两。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
又方:栀子二七枚,烧末服。
又方:干姜、附子各一两,桂二分,巴豆三十枚(去心,并生用)。捣筛,蜜和捣万杵,服二丸,如小豆大。此药无所不治。
又飞尸入腹刺痛死方。凡犀角、射罔、五注丸,并是好药,别在大方中。治卒有物在皮中,如虾蟆,宿昔下入腹中,如杯不动摇,掣痛不可堪,过数日即煞人方。
巴豆十四枚,龙胆一两,半夏、土瓜子各一两,桂一斤半。合捣碎,以两布囊贮,蒸热,更番以熨之,亦可煮饮,少少服之。
此本在杂治中,病名曰阴尸,得者多死。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孝经
- 论语
- 公羊传
- 易经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宋史
- 晋书
- 旧唐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辽史
- 陈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史评
- 传习录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吴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医家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术数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山海经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狄公案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道家
- 老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日知录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