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远自迩,登高自卑
行远自迩,登高自卑
【原文】
君子之道,辟(1)如行远,必自迩(2);辟如登高,必自卑(3)。《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4)。”子曰:“父母其顺矣乎!”(第15章)
【注释】
(1)辟:同“譬”。(2)迩:近。(3)卑:低处。 (4)“妻子好合……”:引自《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妻与子。好合,和睦。鼓,弹奏。翕(xi),和顺,融洽。耽,《诗经》原作“湛”,安乐。帑(nu),通“孥”,子孙。
【译文】
君子实行中庸之道,就像走远路一样,必定要从近处开始;就像登高山一样,必定要从低处起步。《诗经》说:“妻子儿女感情和睦,就像弹琴鼓瑟一样。兄弟关系融洽,和顺又快乐。使你的家庭美满,使你的妻儿幸福。”孔子赞叹说:“这样,父母也就称心如意了啊!”
【读解】
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都是“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的意思。
万事总宜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否则,“欲速则不达”,效果适得其反。
一切从自己做起,从自己身边切近的地方做起。要在天下实行中庸之道,首先得和顺自己的家庭。说到底,还是《大学》修、齐、治、平循序渐进的道理。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梁书
- 辽史
- 陈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杂史
- 五代新说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三十六计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茶经
- 千字文
- 墨子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人物志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鬼神传
- 花月痕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杨家将
- 荡寇志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朝野佥载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释家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