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六 兵智部·孟珙
【原文】
原文
孟珙攻蔡。蔡人恃柴潭为固,外即汝河。潭高于河五六丈,城上金字号楼伏巨弩,相传下有龙,人不敢近。将士疑畏。珙召麾下饮酒,再行,谓曰:“此潭楼非天造地设,伏弩能及远,而不可射近,彼所恃,此水耳。决而注之,涸可立待。”遣人凿其两翼,潭果决,实以薪苇,遂济师,攻城克之。
宋朝时孟珙攻打蔡州,当地人凭借柴潭险要的地形,据潭固守。柴潭的外围就是汝河,潭底比汝河的河面要高出五六丈,城上有座金字匾额的城楼,城楼上设置有巨大的弓弩。柴潭水非常深,相传里面有龙潜藏,人们不敢轻易接近,孟珙的手下也对这个传说心生畏惧。孟珙宴请各位将领,酒过三巡之后,孟珙说:“其实这座潭楼不是天险,楼台上的巨型大弓弩,只能远射,而不能近射,敌人所凭借的只是这潭水。如果我们能够将潭水决开引入汝河之中,那么就可以等待潭水干涸。”于是派人从潭水的两侧凿开一条水道,将潭水引入汝河中,再在干涸的潭底铺上木柴、苇草,于是全军安然渡潭,攻打下城楼。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尚书
- 左传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大学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清史稿
- 旧唐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陈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都城纪胜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儒家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兵家
- 孙子兵法
- 六韬
- 三略
- 尉缭子
- 司马法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折狱龟鉴
- 农桑辑要
- 难经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谱录
- 随园食单
- 杂家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尚书正义
- 类书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鬼神传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南游记
- 夷坚志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刘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幽梦影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词曲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