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六 兵智部·孟珙
【原文】
原文
孟珙攻蔡。蔡人恃柴潭为固,外即汝河。潭高于河五六丈,城上金字号楼伏巨弩,相传下有龙,人不敢近。将士疑畏。珙召麾下饮酒,再行,谓曰:“此潭楼非天造地设,伏弩能及远,而不可射近,彼所恃,此水耳。决而注之,涸可立待。”遣人凿其两翼,潭果决,实以薪苇,遂济师,攻城克之。
宋朝时孟珙攻打蔡州,当地人凭借柴潭险要的地形,据潭固守。柴潭的外围就是汝河,潭底比汝河的河面要高出五六丈,城上有座金字匾额的城楼,城楼上设置有巨大的弓弩。柴潭水非常深,相传里面有龙潜藏,人们不敢轻易接近,孟珙的手下也对这个传说心生畏惧。孟珙宴请各位将领,酒过三巡之后,孟珙说:“其实这座潭楼不是天险,楼台上的巨型大弓弩,只能远射,而不能近射,敌人所凭借的只是这潭水。如果我们能够将潭水决开引入汝河之中,那么就可以等待潭水干涸。”于是派人从潭水的两侧凿开一条水道,将潭水引入汝河中,再在干涸的潭底铺上木柴、苇草,于是全军安然渡潭,攻打下城楼。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诗经
- 尚书
- 周礼
- 孟子
- 尔雅
- 其他经学
- 大学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正史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逸周书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盐铁论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黄帝内经
- 濒湖脉学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刘公案
- 白牡丹
- 幻中游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中说
- 僧宝传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