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上智部·魏元忠
【原文】
原文
唐高宗幸东都时,关中饥馑。上虑道路多草窃,命监察御史魏元忠检校车驾前后。元忠受诏,即阅视赤县狱,得盗一人,神采语言异于众。[边批:具眼。]命释桎梏,袭冠带乘驿以从,与人共食宿,托以诘盗。其人笑而许之,比及东都,士马万数,不亡一钱。
唐高宗临幸东都洛阳的时候,关中地区正发生饥荒。高宗担心路上会遭遇强盗,于是就命令监察御史魏元忠提前检查车驾所途经的路线。魏元忠受命后,去巡视了赤县监狱,看到一名盗匪,其言语举止异于常人。魏元忠命令狱卒打开他的手铐、脚镣,让他换上整齐的衣帽,乘车跟随着自己,并跟他生活在一起,要求他协助防范盗匪。这个人含笑答应了,等高宗车驾到了洛阳后,随行兵马虽多达万余人,却不曾丢失一文钱。
[冯述评]
冯述评
因材任能,盗皆作使。俗儒以“鸡鸣狗盗之雄”笑田文,不知尔时舍鸡鸣狗盗都用不着也。
量才而用,强盗都可以成为使者。世俗之儒用养了一群“鸡鸣狗盗之徒”来奚落田文,却不知在当时除了鸡鸣狗盗之徒,其他人都派不上用场。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尚书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孟子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菜根谭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明夷待访录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吴子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扬子法言
- 齐民要术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洗冤集录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狄公案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