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针灸直指
针灸方宜始论
黄帝问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
歧伯对曰:“地势使然也。故东方之域,天地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故导引按蹻者,亦从中央出也。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
- 推荐作品:
- 集
- 左传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清史稿
- 宋书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编年史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洛阳伽蓝记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三字经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渊海子平
- 葬书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古画品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小五义
- 独异志
- 唐摭言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了凡四训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桃花扇
- 长生殿
- 春秋